方士英痴迷於在石版上雕刻畫作,人物肖像作品堪稱一絕;圖中的她正擦拭著心愛的作品。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一塊黑色石版,在中國大陸河北省農民方士英使勁「敲打」下,能變成一幅深淺分明、光影靈活的黑白畫作;她的畫筆,是一把重達一公斤的鑿子。
四十七歲的方士英是一個小學沒畢業的農村婦女,從小喜歡美術,偶然接觸到「石影雕」後就潛心自學,二十多年來痴迷於在石頭上雕刻畫作。
約一公斤重的金屬鑿子,在她手中如筆般靈活自如,藉助手腕敲鑿的力道輕重,在石版上呈現黑、灰、白顏色深淺變化。她指著作品介紹,白色的地方是使勁兒敲打形成的,黑色的地方是石版自身的顏色,如果敲打力道小一點,就會呈現出灰色。
她在石版的不同位置,用不同力道敲打千萬次,讓一個個「小點」連成線、面,構成影像。而點的大小、疏密、深淺,又讓作品有了明暗和層次變化,呈現出立體感。
她的作品栩栩如生,包括山水、花鳥魚蟲,特別是人物肖像堪稱一絕。她認為每一下的敲打都不枯燥,「享受著過程,享受成品」。
目前,方士英已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石影雕代表性傳承人。她被授予「河北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稱號,還隨團去加拿大、美國等,她說,外國人對她的作品很感興趣。
由於是純手工製作,一幅石影雕作品有時會耗時數月創作。她幾乎每天創作超過十小時,也因此有嚴重的「職業病」,躺著、坐著都不舒服。
方士英說,如果採用機器製作,成本會低很多,也可以透過批量銷售賺錢,但她不能這樣做。她認為,手工創作的作品是有靈魂的,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如今,她開始讓孩子嘗試學習這門技藝,希望有所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