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純綉
年初到朋友阿芳家作客,她兩個在外求學的孩子正好也在家裡,一個在刷洗抽油煙機,另一個則在擦拭冷氣機。
「咦,不是剛過完年嗎?怎麼又在大掃除了?」我問阿芳。
她笑笑說:「他們假日回家,習慣『認養』重大家事。」兩個孩子則故意唱反調,表示根本是被強迫的。
家事也需要認養嗎?還有,何謂重大家事?我感到有些納悶。
阿芳笑著解釋:「做媽媽的,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是無敵女金剛,尤其隨著歲數的增長,體力自然大不如以前。因此我明確地告訴孩子,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援,尤其是重大家事。」
停頓了一會,她繼續說:「所謂重大家事,就是做起來比較吃力的工作,如清理氣窗、花園鋤草、整理倉庫等,我會列一張清單,等孩子回家自行認養。剛開始他們不習慣,總嚷嚷說難得回家要休息,但大功告成後,我會向他們表達,這個家因為他們的協助而變得整潔,更因此大大減輕了我的負擔,他們自己也會覺得很有成就感。」
一般而言,現在的孩子無論在外求學或工作,假日回到家通常都是無所事事、懶散度日。阿芳鼓勵孩子認養家事,同時加強他們對家的向心力,不是很有智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