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殷海平
成為一名小學生的家長之前,我早已做好了各種心理暗示,但沒想到,提前一年多準備的「好心態」,仍然在實踐中變得一文不值。
陪兒子寫作業那天,匆匆忙忙趕回家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開聯絡本,兩眼快速一轉,心裡偷偷一樂:「還好、還好,語文、數學加起來才五項作業,而且兒子已經完成了三項。」心想,這下可以慢悠悠地享受晚餐時光了。
然而,最後兩項作業就出現了哭天喊地、棍棒敲桌的場景,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勉強做完。我發現,其中最好玩的莫過於——每個孩子和父母,都是天生的「辯論家」。
「可可,好好寫字。你今天認真書寫的每一個字,都是為了你自己。」
「嗯。」
幾分鐘後,只見那個「1」如毛蟲般,偷偷扭著彎彎的身體。
「可可,好好寫!」
「噢。」
又過了一會,我發現「1」雖然改直了,但沒把之前的字跡擦乾淨。
「可可,擦得乾淨一些啊!」
「知道了。我還是小孩子,怎麼能擦得好嘛!」
我聽了有些不高興,故作慈祥地說:「可可,你以為我想要這樣盯著你寫作業嗎?是你們老師讓我看著你,即時糾正。」
「我不信,不然你證明給我看!」要我證明?你真行!
面對兒子,我可以說「很少」撒謊,但被赤裸裸地要求「證明」,還是被傷了一點「自尊」。於是我拿起手機,翻出班級聯絡群組,帶著不好的情緒念著:「請家長即時糾正……」兒子閉上了嘴,但臉上還是有些不服氣。
他的動作是那樣的緩慢,他的反應是那樣的遲鈍,他的模樣是那樣的懶洋洋……我深吸了幾口氣,還是沒法讓自己平靜,於是順手抄起一根「金箍棒」,敲打了桌面,嘴裡惡狠狠地命令:「你能不能給我快點,快點!」
情節瞬間進入故事的高潮,兒子「哇哇」地哭了,說我打他,然後抽泣、吸鼻涕、揉紙巾,還跑進房間裡關上門,生悶氣……一氣就是半小時,像是淅淅瀝瀝煩人的小雨,半天停不下來。而時間要命地指向更深的夜,明天還要上學,還得早起啊!
兒子,你慢慢來?還是快快做?陪兒子寫作業,多數時候,我發現「慈祥」那兩個字還滿難寫的。不過,也讓我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不忘初心!像是我生下你的那個瞬間,最好聽的第一聲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