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英(台中市╲文字工作者)
交通部近日公布公共運輸市占率達百分之十八,創歷年新高。但衛福部指出,有近六成身心障礙者,近一年來未使用過公共運輸工具。
很多身障朋友認為,大眾運輸環境還可以更友善些,社會大眾的同理心,也是促使身障朋友安心上路的動力。
日前出門旅遊搭乘台鐵時,遊客很多,月台上站滿人,連第一車廂標示「有特殊需求者」,也擠了不少等待上車民眾。沒多久,來了一對坐輪椅的小兒麻痺夫婦,因空間有限,人車只能待在人群後方。
後來火車進站了,人潮蜂擁而上搶搭車廂,只見站務人員拿著簡易斜坡晾在一旁,等人較少時,才得以搭通橋,協助輪椅上車。所幸,車廂內有專設輪椅專區,經疏導後,兩位身障朋友有了安身之處。
相較於台鐵、高鐵有較完善的無障礙設施,電梯、礙障坡道、輪椅專區及引導人員,尚且如此辛苦爭位,更遑論一人服務公車,礙障設施不夠完善及阻礙難行的行走通道。
曾有善心的計乘車司機,改裝車內空間結構,讓坐輪椅朋友也能舒適搭車,仁心可嘉。但畢竟計程車車資不便宜,非弱勢朋友可以負擔,如若政府能夠伸出援手,結合小黃提供公共運輸功能,必能造福廣大身障朋友。
針對一些尚能自理搭乘公共運輸的身障朋友,可以主動告知站務人員或公車司機,尋求即時幫助。當然,社會大眾亦應秉持仗義扶弱精神,伸出援手、禮讓空間,讓他們也能與我們一樣,享有行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