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黃光國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幾天前,收到《人間福報》法師惠贈的《六祖壇經講話》一套4冊,欣喜莫名,拜讀之後,感到星雲大師確實是開啟佛教在中國第三期開展的關鍵人物。
佛教在東漢末年,傳入中國。安世高首先將《安般守意經》譯成中文。其後發展,經歷過三個不同時期,第一期是鳩摩羅什、真諦、玄奘、義淨、不空等大師,將佛教經典譯成中文,其特點是因為有許多梵文名詞找不到對應的中國文字,所以佛經中雜有許多音譯的詞彙,成為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咒語。
佛教在中國第二期的發展,始自於唐代開元貞觀年間出現的這本《六祖壇經》。這是第一本完全由中國人所寫的佛經,所以完全看不到梵文中譯的詞彙,而且混入了許多儒家的核心價值觀,成為「儒佛會通」的重要範例,像《六祖壇經講話》封底所印惠能大師的「無相頌」,就是最好的例子。
佛教在中國第三期的發展是在大陸所提倡的「人間佛教」,而其開花結果,則在於台灣。台灣「人間佛教」的各宗派雖然各擅勝場,但能「立德、立功、立言」三者兼顧的,首推星雲大師。這一套4冊的《六祖壇經講話》,用淺顯易懂的文字,重新講述「壇經」的精義,本身就是在為漢傳佛教「立言」,對於佛教走入人間的貢獻,真是功德無量!佛光山人間佛教能夠傳播五大洲,在世界各地建立道場,良有以也!
我在大學時代,受到周宣德老師的感召,參加「慧炬」佛學社,當時閱讀《六祖壇經》,深為感動。到了研究所時期,在周老師的鼓勵之下,以初生之犢不畏虎的精神,寫了一本《禪之分析》,成為我出版的第一本著作。
我從夏威夷大學學成歸國之後,以發展華人本土社會科學作為終身志業。最近綜合歷年的研究成果,撰成《內聖與外王:儒家思想的完成與開展》一書,其中「自性的心理動力模型」一章,整合榮格的心理分析理論和惠能大師的《六祖壇經》。我把它寫成英文論文,竟然受到國際學術期刊的歡迎,而能夠以我意想不到的速度出版。回想起這一生過往的奇特因緣,真是玄妙莫測!
在《內聖與外王》付印之後,看到《人間福報》上連載星雲大師的〈六祖壇經講話〉,重新拜讀,又有一番完全不同的感受。因此,我把它一篇篇的剪下來,慎重保存。不料有時因為出國或是其他緣故,有所遺漏,心中總是悵然若失。不久前,趁著《人間福報》催稿之便,向法師詢問此事,才確知《六祖壇經講話》已經出版。數日後,即收到法師惠贈的這一套書。歡欣之餘,特書以文以誌此奇緣,並作為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