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多少帶點離愁。如果此時又羈旅在外,不得歸鄉,我想那種愁思更將多點蕩氣迴腸。圖/River
文/惠馨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秋天,多少帶點離愁。如果此時又羈旅在外,不得歸鄉,我想那種愁思更將多點蕩氣迴腸。范仲淹此闕詞又於《全宋詞》名〈懷舊〉,可知作者用意。特點在於一反宋詞婉約特徵,字句無不透顯蒼茫雄勁卻又低迴婉轉的意境,將作者因於西北塞外防禦西夏軍事,而漂泊異鄉的去國離鄉之情,娓娓道來。邊塞名將終年宦海浮沉,雖勛功卓業卻也有銷魂之語,讀來令人備感真摯。
上片以秋景入題「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湛藍天際,綴飾朵朵青色雲朵;大地茫茫,鋪蓋一地枯萎的黃葉。濃郁秋色,綿延不絕,直至天邊;浩瀚的江波上則壟罩著寒意淒切的濃霧,眼前景色一片空濛,一片青翠,相互交替。青山與夕陽相互映照;天空與江水連成一片,毫無分別。無情芳草四處滋長,無邊無際,一路綿延到斜陽之外的遠方。其中「芳草無情」為虛景,將離情隱含其中,呈現別離主軸。藉以烘托下片「黯鄉魂」的作者縈繞不去的懷鄉之情,足見匠心。
心中縈繞離鄉之思以及羈旅愁苦,無可自拔。家鄉遙不可及,因此獨自黯然神傷。歸鄉心切與羈旅情懷相互競逐,時間愈久,纏繞愈深。除非夜有所夢,夢見自己回到家鄉的好夢,才能稍微得到慰藉,安穩入眠。但是天涯一方,好夢難得,自然鄉愁無計可消。既然無計可消,就欲登樓遠眺,期待能夠排遣鄉愁。夕暮西下等到明月高掛,時間愈久就顯得自己愈形單影隻,倚樓高望也只是頻添憂愁,不如不要獨自憑欄了!滿腹愁苦,唯有杜康可以解憂,沒想到酒入愁腸反而化作相思淚,讓愁苦更加綿密細緻,無所遁形了!最後一句「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語工意新,形象生動有致,令人悵然若失。
這樣一幅浩大秋風蕭瑟的景致,詞人寫來境界宏大,寄情於景,無景不情,心中的愁思都化作眼前秋意闌珊,內外交相感應,營造出淒清冷澀之感。我想,也只有長久遠離家鄉不得歸返的范仲淹,才能有此濃重的心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