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不濫用 回收才有意義

文/顏孝真 |2018.11.10
2434觀看次
字級

文/顏孝真

你是環保人士嗎?你關心地球生態嗎?你知道全球暖化的問題已經嚴重到威脅人類生存了嗎?你知道世界上的垃圾即將裝滿海洋了嗎?

回想一下每年過年你家中的情景──就算你不是依照習俗,過年期間不丟垃圾以免把未來一年的財富也丟掉,每年年節垃圾車總會休息幾天,但也不過才短短幾天,家中便會堆出一座超級垃圾山,相信此情此景每個人多少也能明白,光是一個人每天就能產生驚人垃圾量。

海龜剛出生便陣亡

2018年1月,一位台灣學者遠渡重洋到了澳洲的聖誕島做研究,在格烈達海灘(Greta Beach)意外看到一隻母海龜在布滿垃圾的海灘上產卵,當天也發現有五隻剛出生的小海龜,必須爬過垃圾才能回到大海,一出生就面對如此艱辛的路程,有四隻在途中體力不支當場陣亡。島上許多垃圾是世界各地流入大海的垃圾,透過洋流帶過去的,裡面其中一個垃圾,可能就是你某天在便利商店喝完丟掉的寶特瓶。

最近這幾年興起許多環保、淨灘活動,提醒人們環境漸趨惡化,我們要愛護地球做環保,然而,如果垃圾產生的量沒有改變,依照目前的狀況,無論怎麼清都比不上垃圾堆積的速度,甚至幾百萬年可能都清不完。

資源回收非萬靈丹

根據統計,放進分類回收箱的垃圾,只有1/100是有可能真正被回收再利用,其他都堆積成垃圾山,或掩埋或漂流入海中。就算真的被回收利用,在回收重製的過程中,大量的清洗也產生了其他污染,挖東牆補西牆,問題並沒有被解決。

日本精緻化包裝與服務是世界聞名的,買回一包餅乾,一打開每一片都是單獨包裝,打開一盒巧克力,每一顆都有精美的彩色塑膠紙或鍚箔紙包覆。走在街上,全世界自動販賣機密集度最高的稱號絕非憑空而來,日本人也很習慣從販賣機買飲料,觀光客也會入境隨俗的奔向販賣機,投瓶飲料或者是熱門的玉米濃湯。到日本超市買菜,為了隔開生鮮跟一般食品,結帳時生鮮肉品會另外用透明袋裝起來,服務很頂級,對環境的負擔也到頂的等級。

過度包裝後的補救

我住在日本的這段時間,看到日本人資源回收的功夫,可燃、不可燃、塑膠、瓶罐寶特瓶要把瓶蓋分開,瓶子上的塑膠貼標要除去,寶特瓶需要脫得光溜透明才能放入回收桶中,垃圾袋要用專用透明袋,每周一到日都有不同種垃圾處理時間,政府也發了份資源回收手冊,告訴民眾每天請拿出不同種的分類垃圾,拿錯類別就得等下周囉,分類不當,會被拒收並貼上一張標籤,簡單來說就是叫你分好才能丟。有人說或許是因為每樣商品都會產生無數的垃圾,所以日本人才如此落實分類。

環保不遺餘力,能做多少我們就應該盡力,不過環保不是只做資源回收,除了花時間去清除垃圾,還是得回到根本──也就是不要使用過多的塑膠製品,減少垃圾的產生,讓資源不用進入需要被回收的循環中。

少耗能就是真行動

況且,思考一下,石油是塑膠袋的原物料,森林是便利筷的原物料,提煉石油對環境的破壞程度大到你不敢想像,前幾年台灣東北角有外籍船隻漏油,對周圍海域的環境影響至今還沒結束。

再回想曾經在網路上晃眼看到一篇新聞,寫著自2000年以來,亞馬遜雨林每分鐘消失的速度相當於50座足球場,總消失約台灣面積的67.5倍,砍伐量還逐年增加。這訊息就跟大部分的網路資訊一樣,一般人看到了卻沒有甚麼感覺,頂多發出一聲「喔~」,就過去了。

不論是在我們身邊或是遠在地球的另一邊,我們都明白卻沒付出過任何行動,環境是如此脆弱,資源是如此珍貴,舉手之勞就能做環保,資源應該用在刀口上,開車沒有油跟少拿一個塑膠袋,哪一個影響大一點?蓋房子沒有木頭跟少用一雙木頭筷子,哪一個更不方便?

垃圾增加,受害的是人類,垃圾減量,受惠的還是人類,你的每個行為都決定未來的生活環境,攜帶一個可重複使用的水瓶,不需要額外的塑膠瓶也能解渴,還幫你荷包存下一點旅遊基金,攜帶一個可以重複使用的餐具,享用美食的同時還能免去吃下木頭筷裡的漂白劑、防腐劑。簡單一個動作,幫助了地球也幫助了你,利人利己何樂而不為。

(作者目前旅居日本擔任潛水教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