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話】 自媒體浪潮下的口業之道

文/ 覺軒(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副院長) |2018.11.03
1427觀看次
字級

文/ 覺軒(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副院長)

「自媒體」(WE MEDIA)簡要來說,就是在網路普及的環境下,人人都可以隨時透過通訊裝置成為一個訊息播送站。以自媒體為中心發展而出的行動網路社群,由於具有即時性與公開性之特質,今日,人們不但得以更快速、全面跟隨並掌握特定的新聞或訊息,同時也可以創造自身的媒體社群,以分享理念、宣揚議題、引起關注、引領風潮。透過「轉貼」或「推播」,在不需要刻意溝通的前題下,就能群聚大量共同興趣的「網路鄉民」,形成的強大的「網軍」,更進一步在現實裡對特定人事,或動員擁護、或發動攻防行動。

顯而易見的是,行動網路社群的發展已然興盛,也因為資訊的公開與快速,網聚力量從公眾領域到私人生活裡所帶來的各種正負面效應,諸如「網紅」經濟的興起、網路霸凌現象的普遍、社會價值觀的變革與倡議,乃至於素人政治的崛起等,其力量之巨大,甚至足以左右時政、影響世局。

凡此種種,也讓人能快速而明顯的感受到甜美的果實與強大的破壞性、毀滅力量同時並存的網路世界,大眾在共享網路社群之能的同時,也代表著必須共同承擔其惡,甚至讓人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值此之際,人們實應學習如何能取其長而避其短、用其善而杜其惡。因此,首先該做到的便是廣宣並落實像「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樣簡單卻重要的價值觀,更進一步積極的作為,就要廣修「口業」,在語言的基礎下,無論是轉換成為簡訊文字乃至多媒體訊息都屬於口業的延伸,人人自淨口業、持口業、修口德:

一、不妄語,不說奸佞欺詐之語,不散播不實訊息。

二、不惡口,不出惡毒之語傷人,不隨意為人上色、貼標籤並惡心圍剿霸凌。

三、不兩舌,不說三道四、搬弄是非,不傳播未經證實訊息、譁眾取寵之語。

四、不綺語,不說引人意生淫邪之語,不傳播偷窺隱私、敗壞風氣的圖文影音。

一言能生興、喪力,「病由口入、禍由口出」,口之於腦心、胃間,丈量起來不過咫尺之距,卻能引發眾生輪迴於六趣生死之果,難以自拔,智者實應審慎處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