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八年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昨在佛光大學登場,四天活動中,將就大學辦學與學術發展進行經驗交流及討論。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記者杜憲昌宜蘭報導】「二○一八年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昨天在宜蘭佛光大學登場,有來自十七個國家地區、四十六所大學,逾百位校長以及宗教學者與會,為全球佛學教育把脈。
四天活動中,將透過論壇、參訪及聯誼等方式,就大學辦學與學術發展進行經驗交流及討論,並為佛教的國際化與人才培育提供建言。
佛光大學董事會董事長、南華大學董事會副董事長、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代表論壇創辦人、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致歡迎詞。
慈惠法師表示,星雲大師是大陸江蘇揚州人,今年九十二歲,二十三歲來台,落腳此次論壇開幕所在的宜蘭,因此宜蘭也可說是大師的另一個故鄉。
雖然大師到現在還是不會講閩南語,但與台灣人的因緣卻很深厚,也深受眾人喜歡,「大師是從台灣最北部近東的宜蘭,開始弘法度眾,並一路南到高雄創建佛光山的總本山,所以本屆論壇從宜蘭開始,別具意義」。
各界好評 成員遞增
慈惠法師表示,星雲大師曾經說過,他的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和尚;而他一生「最重點的工作,就是教育」。
所以大師從二十三歲到現在,除了創辦五所大學,還有許多的幼兒園、小學、國中和高中,遍及各地。甚至在世界五大洲有近三百所寺院,這些弘法工作,起因於僧伽教育人才的培養。
而且不只在台灣,包括香港、馬來西亞、印度、美國等地也都有佛學院,培育出逾千位出家法師,更顯見他對於教育、尤其是僧伽教育的重視。大師一直期望有機會能夠邀請各位校長,以及主持佛教學術機構的大家聚集一起,相互學習,並使佛光山能從諸位身上得到更多指教。
星雲大師歡迎所有校長及學者參與會議,大師也會在佛光山歡迎各位的光臨。
培養品德 聚焦國際
「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今年是第三屆,活動內容與成效頗受各界好評,與會的成員逐年遞增。
今年共有來自比利時、匈牙利、英國、美國、日本、韓國、菲律賓、澳洲、中國大陸、越南、泰國、印度、孟加拉、馬來西亞、斯里蘭卡、香港,以及台灣的台灣大學、政治大學、輔仁大學、玄奘大學、法鼓文理學院等學校,一百二十六位宗教學系以及相關的學者專家共同參與。
佛光山系統的大學總校長暨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也特別在開幕式一一介紹與會貴賓,歡迎學者專家共襄盛舉。
楊朝祥表示,本屆論壇主題聚焦在國際化與品德教育,共規畫「大學治理與國際交流」、「佛教行門教育與現代生活」、「大學生的品德教育」,以及「佛教思想與當代文化」等四項議題討論,使透過與會學者的討論,不僅能夠為大學發展與佛學教育貢獻心力,提供大學辦學方向之參考,以及大學多元議題的見解與共識。為讓各校可以有更多交流認識機會,更安排有茶敘與參訪等「軟性」行程,期透過多元方式的聯誼交流與討論,促成更多校際或國際間的攜手合作機會。
為期四天的論壇,今年也首度改採「北進南出」的方式,除了開幕式以及前兩場論壇在佛光大學舉行外,第三場論壇周六移師嘉義南華大學,周日則在佛光山舉行第四場論壇及閉幕典禮。(相關新聞詳見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