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橫公路白沙橋路段二○一三年起多次嚴重崩坍阻斷交通,公路總局從二○一五年起歷時三年進行災害路段復建工程,將舊路線截彎取直,興建白沙一橋、白沙二橋及白沙隧道,總長近六百公尺,昨天通車。
中橫公路一八一點四公里處白沙橋路段,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天祥至太魯閣間。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太魯閣工務段段長張宇博表示,白沙橋路段二○一三年五月大坍方,造成交通中斷,搶修期間僅以便道每日放行兩次、供運送居民民生物資的貨車通行,夜間則封閉,管制時間長達一個多月。
原白沙橋路段岩盤脆弱,每逢豪雨、颱風就易崩塌、路斷,經太魯閣工務段長時間審查,最後決定捨棄易坍路段,於二○一五年十一月投入施作「白沙橋災害路段復建工程」,將舊路線截彎取直、更改路線,新白沙橋路段昨天通車。
復建工程建造兩座橋梁及一座隧道;東側「白沙一橋」為單跨鋼拱橋,長一百一十公尺;西側「白沙二橋」為背拉單跨斜張橋,長九十七點六公尺。
總工程經費逾三億元,橫跨立霧溪,並貫穿一座山頭,利用白沙隧道銜接。張宇博說,新路線比原路段減少約一公里路程,避開容易坍方路段,提高用路人的行車安全,行車速限為時速三十公里。張宇博提醒用路人依標誌行駛,並遵守行車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