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8別分院 佛學會考入佛智

人間社記者宋滌姬綜合報導 |2018.10.31
1363觀看次
字級
十歲到八十歲的考生扶老攜幼,一起來應考。 圖╱人間社記者戴妤真、邱德良
母子一起參加會考、共學題庫。圖╱人間社記者戴妤真、邱德良

【人間社記者宋滌姬綜合報導】為推廣學佛風氣,培養正知正見,佛光山高雄區八所各別分院普賢寺、鳳山講堂、寶華寺、小港講堂、高雄佛教堂、岡山講堂、旗山禪淨中心、南屏別院,二十八日同時舉行佛學會考,考題出自《星雲大師全集》中的《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及《華嚴經普賢十大願》,依試卷的難易程度分A、B、C三組。近千位考生藉由備考而深入經藏,釐清似是而非的概念。

考前一小時,考生陸續報到。十歲到八十歲的考生扶老攜幼,手持題庫,各自找一個小區域相互問答,專注地畫重點,整理筆記,靜候入場的通知。

南屏別院將大雄寶殿布置成莊嚴的考場,在大佛的兩側放置上千尊小型琉璃佛,考生像是踏入微形的華嚴世界,身歷其境去體悟經典要義。在法師講說考場規則後,考生奮筆疾書,認真將試題一一完成。

小學六年級的許正翰和媽媽首次應考,許正翰因為喜歡誦讀〈普門品〉而報名。在準備考試時,認識了「普賢十大願」,對「隨喜功德」這個大願特別有感觸。許媽媽對於能在莊嚴的佛殿考試,感到難遭難遇,十分法喜。年逾古稀的匡乃彭,為挑戰自我報考A組。題庫的內容,他常常記了又忘,忘了再記。為讓自己融會貫通,他依據題庫,出題考自己,又以《普賢行願品》作為定課。他體會,學佛重在「實踐」,佛法要「修」,更是要「行」。

鳳山講堂的考生許鳳株說,會考題庫有著一股吸引力,讓她一次又一次反覆閱讀,樂此不疲,「原來學佛是件令人歡喜的事」。

普賢寺信眾羅巧婉的女兒黃于庭表示,為陪伴媽媽一同應試,初探佛學竟獲得心靈寧靜,始料未及。岡山講堂的曹明哲是當地A組唯一的考生,他表示,喜歡挑戰,更在備考過程感覺法喜充滿,希望此次有很好的發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