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子宮頸抹片檢查是子宮頸癌早期診斷的利器,九十二年到九十四年台灣地區篩檢率只有五成左右,一份健保局最新研究指出,不僅一般人篩檢率停滯不前,女醫師或醫師女性家屬的抹片檢查還比一般婦女低了近四成五,他們雖然醫療資訊豐富,但卻未必付諸行動。
這份研究由健保局人員陳龍生及李丞華發表在預防醫學(Preventive Medicine),經過年齡、族群、重大疾病、殘障、及地域相關因素調整後,發現女醫師或是醫師的女性家屬的子宮頸抹片篩檢率明顯低於同屬於高社經地位的其他婦女,女醫師的子宮頸抹片篩檢率較其他婦女少將近四成五,醫師夫人的子宮頸抹片篩檢率較其他婦女低約一成。
這個結果顯示除了醫療知識外,可能還有心理社會等其他因素影響婦女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健保局呼籲全國醫師,照顧病人之餘也要多關切自己健康及家人健康。
而針對同一族群的另一份研究由陽明大學周穎政教授及健保局李丞華合作發表,這份研究顯示,在剖腹產部分,女醫師的剖腹產率較其他婦女少三分之一,醫師夫人的剖腹產率較其他婦女少六分之一,顯示知識與資源豐富者,其剖腹產率越低。
健保局醫審小組副主任龐一鳴解釋,剖腹生產影響是立即性的,因此,有較豐富醫療知識、資源者會選擇自然生產;但是子宮頸抹片檢查較不具急迫性,因此常為人所疏忽。
健保局鼓勵自然生產,九十四年五月一日起已將自然產的支付點數調高至與剖腹產一致,但九十四年統計顯示,台灣的剖腹產率占三成以上,比其他先進國家高出許,即使是女醫師或醫師女性家屬,平均剖腹產率還是高於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