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以一瓶水當作造勢活動的唯一供給,主打一場乾淨的選舉,從中可看出他對選舉活動的重新認定,更重要的是,提醒候選人們不應為了個人勝選,而大肆揮霍資源以討好選民,也不要妄作承諾大興土木,尤其是在台灣經濟發展不佳的情況下,需要苦民所苦,節用愛民,才是現今政治人物該表現出來的態度。
常言道,民主政治是自作自受的過程,有怎樣的選民就有怎樣的民代,反過來講亦如是,這是相互依存的關係,人民對政治要有高度的敏感度,孔子說:「政者,正也。」強調政治是用來正人心,闢邪惡,帶領人民走向正道的良心事業,這又攸關一個人的道德修養。
雖然民主政治主要是以制度的完整性作為施政的基礎,但是人的心態往往決定著政治的生態,不論是政黨的意志或個人的私意,都凌駕於民主政治的法律規範。台灣目前內部諸多問題,也大底圍繞在對法的不尊重的態度上,這不僅戕害了司法尊嚴,更嚴重的是摧毀人民對法律的信任,使得法律的平等性蕩然無存,目前政府推動的轉型正義,卻因促轉會的「東廠事件」成了最不公義的轉型笑話,讓政府的改革蒙上一層難以洗去汙垢,這些人民都看在眼裡,也記在心裡,且會做出相應的公民行動。
這次的地方選舉,各地都有改變的跡象,當然結果是無法預料的,但是人民渴望改變的心情卻是真實呈現,而這又是對長期以來把人民當選舉工具和鈔票機使用的政黨真實反撲。
一個政治人物的理念如果沒辦法與個人平常行為、生活做結合的話,也不用太在意他在選舉造勢時所說的話,現在政府用打假新聞來維護自己的施政形象,我們對這些假新聞的言論當有所檢視。
但是當主政者在政策與言行之間產生不一致時,也動搖了人民繼續相信的理由。
「清廉、勤政、愛鄉土」不能只是口號,政府該想想一瓶水的啟示,除了象徵乾淨,還有苦民所苦的愛民之心。
潘秋丰(嘉義縣/國立嘉義大學中文系碩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