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闕曉菁 |2018.10.19 語音朗讀 150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南韓登山隊在尼泊爾格加山山區遭遇暴風雪,全團遇難。圖╱法新社 中國大陸9月出口增速和貿易順差均為今年2月以來最高。圖╱法新社 德國巴伐利亞州14日舉行議會選舉,梅克爾所屬基民黨的姐妹黨基社黨遭遇1950年以來最大挫敗。圖╱法新社 安華15日就任國會議員後對媒體發 表談話。 圖╱美聯社國際貨幣基金總裁拉加德在年會表示 ,政策制定者應該為市場波動加劇做好 準備。 圖╱美聯社擁有125年歷史的美國零售巨擘西爾 斯控股公司,聲請破產保護。 圖╱美聯社英國知名物理學家霍金於今年3月辭 世,最後遺作由子女公諸於世。 圖╱法新社世界銀行報告顯示,全世界仍有近 半數人口每天的生活費不到新台幣170 元。 圖╱美聯社 整理/闕曉菁 10/12尼泊爾 暴雪吹落山崖 南韓登山隊滅團 南韓登山隊12日在尼泊爾格加山約海拔3500公尺處遭猛烈暴風雪吹落山崖,9人全數罹難,救援隊14日尋獲遺體。救難人員表示,這場詭異暴風雪發生海拔相對低,為何奪走這麼多條人命需進一步釐清。該事件是尼泊爾登山業近4年來最致命的事故。 這支南韓登山隊由資深嚮導金昌浩領軍,他曾在2013年創下未佩戴氧氣裝備最快登上全球14大高峰的紀錄。團隊由5名南韓登山客及4名尼泊爾嚮導所組成,9月11日踏上旅程,本計畫開闢登上海拔7913公尺格加山的新路徑,不料12日基地營碰上突發暴風雪,成員相繼失聯。 10/12大陸 無懼貿易戰 9月對美順差創新高 美中貿易摩擦不斷升級,但中國大陸9月出口增速和貿易順差均為今年2月以來最高;大陸海關總署12日公布數據,按美元計,大陸9月出口年增14.5%,進口回落但依然保持兩位數增長,年增14.3%。大陸商務部表示,該現象說明大陸穩外貿初見成效,第4季美國加徵關稅效應將顯現,外貿形勢不能過於樂觀。 大陸9月對美國貿易順差341.3億美元,創下新高,陸從美進口收縮1.2%,這是自今年2月以來首次收縮。海關總署表示,美國仍是大陸第2大貿易夥伴,考慮基數抬高因素影響,預計今年第4季外貿進出口增速可能放緩。 10/13德國 基社黨兵敗巴伐利亞 梅克爾勢衰 德國人口第2多的巴伐利亞州14日舉行議會選舉,開票結果顯示總理梅克爾所屬基民黨的姐妹黨基社黨遭遇1950年以來最大挫敗,得票率僅獲得35%的選票,較上屆少了12%,對三黨聯合政府造成重大打擊;極右派另類選擇黨贏得10.2%的選票,首度進入巴伐利亞議會。 最大贏家則為一度是邊緣政黨的綠黨,左傾的綠黨現已崛起成為德國各地的新中間力量,在巴伐利亞的得票率增至17.5%,成為第2大黨。外界分析,該選舉結果代表德國和歐洲重畫政治版圖,傳統主流政黨式微,極左極右政黨興起,走向政治碎片化。 10/13馬來西亞 安華補選返國會 首相寶座在望 5月才從獄中獲釋的馬來西亞前副首相安華,13日以2.3萬票、逾7成票數,擊敗6名對手贏得國會議員補選,15日宣誓就任國會議員,更接近登上首相寶座,曾是安華宿敵的現任首相馬哈迪已承諾2年內讓位。安華和馬哈迪關係交惡長達20年,這是兩人首度在共同旗幟下同為國會議員。 93歲的馬哈迪於今年5月領導「希望聯盟」在大選中贏得勝利,推翻前門徒納吉,並終結執政聯盟「國民陣線」長達61年的統治。安華2015年因貪腐罪遭判刑入獄無法參選,但他與馬哈迪重新結盟是勝選關鍵,馬哈迪其後為安華爭取到王室特赦。 10/14印尼 全球金融首長呼籲 化解貿易緊張 國際貨幣基金(IMF)和世界銀行為期6天、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的年會14日閉幕,全球金融首長明確傳達這項訊息:不斷升高的貿易緊張已傷及全球成長,須予以解決。IMF總裁拉加德說,政策制定者應為市場波動加劇做好準備,建議各國必須建立貨幣和財政緩衝機制,如浮動匯率就扮演「非常好的避震器角色」。 中國大陸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也出席會議,並呼籲各國針對貿易爭端協商建設性對策,並表示,大陸正準備因應最糟情況。墨西哥前總統查迪約向易綱建議,大陸不妨借鏡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10/15美國 不敵電商 125年西爾斯聲請破產 擁有125年歷史的美國零售巨擘西爾斯控股公司,因不敵網路時代電子商務崛起和公司債台高築,15日在紐約聲請破產保護,以削減債務。西爾斯預計致力於維持營運直到年底購物季,期間將尋找買主,近期陸續收掉約150間店,目前該公司約有700家店。 西爾斯曾經是美國最大零售業者,以保證客戶滿意,不滿意退款的策略打響名號。但在網路商場對手蠶食客戶下,西爾斯趕不上消費者購物習慣改變的速度,勵精圖治的努力也因債台高築而失利。自2012年迄今,西爾斯負債已超過100億美元。 10/15英國 霍金遺作預言 超級人類將誕生 今年3月逝世的英國物理學家霍金最後遺作,15日由他的子女在倫敦公諸於世,解惑上帝是否存在、時空旅行可能性等10大問題。霍金生前不斷被問到同樣問題,便在去年撰寫新書《大問小答》,但還沒完成就去世,最後由家人和學術界同事共同完成,資料來自霍金的龐大個人檔案。 書中寫道,人類別無選擇只能離開地球,否則就有可能被「殲滅」;電腦智能將在未來100年內超越人類;透過基因改造的「超級人類」新人種本世紀內會出現,恐將摧毀一般人的生存;人類無法駕馭具無限發展潛能的AI,將面對極大風險。 10/17美國 全球近半人口 日生活費不足170元 總部設於美國的世界銀行17日發布報告顯示,儘管全球在減少極端貧窮人口方面有所進展,但全世界仍有近半數人口每天的生活費不到5.5美元(約新台幣170元),已從1990年的67%降到2015年的46%,較富裕經濟體的貧窮人口比例則正在上升。 另根據世銀9月的報告,2015年全球赤貧人口比例已降到10%,但報告採用擴大的貧窮判斷標準,全球貧窮人口仍「高到令人難以接受」,且經濟成長的果實「在不同區域和國家間分配不均」,世銀原定2030年底前將全球赤貧人口比例降至3%以下的目標,恐怕無法達成。 前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下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4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5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6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8如是說2025.05.0709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10【創作花園】揮出信心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作者其他文章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