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年輕化 飲食不忌血糖控制差

 |2007.06.25
762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俗稱成人糖尿病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正在年輕化,門診中不時出現親子檔的病人。

令醫師擔心的是,子女輩的病人普遍缺乏病識感,又自恃年輕有本錢,常參加聯誼聚餐活動,跟著大啖高熱量美食,導致血糖經常失控飆升,這將提早出現併發症,最後付出代價高,值得年輕患者注意。

三軍總醫院社區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祝年豐指出,二十來歲的病患缺乏病識感,仗著年輕有本錢,有的人根本就把「膽固醇」和中年老人連結在一起,認為跟自己無關,當父母輩在節制飲食時,他們卻對炸雞、漢堡來者不拒。

台大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江怡德指出,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他們的血管還很有彈性、也沒有堵住,能吃能玩,但是放任下去,很可能會在三、四十歲時就出現心血管疾病,腎臟與視網膜病變也會提早發生。

那麼年輕人要如何察覺並預防糖尿病呢?台北榮民總院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蔡世滋指出,醫界還沒有訂出年輕人的糖尿病篩檢指引,但是,大致而言,長輩若是很早就有糖尿病,就要提早灌輸下一代預防觀念。

祝年豐說,當父母、兄姊在四、五十歲前罹患糖尿病時,子女、弟妹最好不要錯過學校健檢,上大學到出社會時,可以考慮一年一次抽血驗血糖,並且愈早學會飲食控制技巧,培養規律運動習慣,保持適中體重,年輕的本錢才不會提早揮霍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