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姿勢不良 「膏肓痛」上身

 |2007.06.25
1600觀看次
字級

【本報高雄訊】長期固定姿勢,加上精神壓力大,肩膀常呈緊繃狀態,產生上背部肌筋膜疼痛,醫師說,這種俗稱「膏肓痛」年輕患者有增多趨勢。

熱河聯合診所醫師吳錫松表示,「膏肓痛」是一種復健門診臨床常見的文明病痛,是指大約在背部兩肩胛骨間的部分,即台語所謂「飯匙骨」內側分布的區域,好發於上班族、電腦族、美髮師、老師、電子工廠作業員及易緊張的女性身上,家庭主婦也是易患族群。

吳錫松說,因長期肩膀緊繃使肩背部僵硬,或是長期姿勢不良,造成肌肉慢性拉傷,引起背部肩胛骨內側緣一帶疼痛,由於此處正好是中醫針灸「膏肓穴」的位置,因此又稱為「膏肓痛」。 他指出,「膏肓痛」發生時常伴有肩頸僵直、背痛徹心、腰部痠痛,嚴重時還會造成雙手肩、肘、腕部關節痛,手指麻木等症狀。一般人肩背部僵硬疼痛久了,會反射到頭部,引起頭痛,一般以後腦部、前額部及兩側太陽穴痛最常見,厲害時會痛到胸前,甚至呼吸都會疼痛。很多病患常會描述喘不過氣,經檢查、查不出原因的頭痛幾乎都和肩頸背部肌肉緊繃有關。

吳錫松強調,改善工作姿勢、局部熱敷、按摩、作伸展操,加上近期發展出來的「微針多點穴道刺激」療法,以每周一次,約三至六周的療程可讓僵硬許多的肌群重新恢復彈性。

他提醒民眾,維持正確姿勢,避免彎腰駝背及上肢過度懸空,不管是打電腦或從事其他文書處理,除注意前彎後仰的角度不要過大外,最重要的是正對工作內容或對象,不要歪著脖子做事。工作中如需常使用電話,切忌用脖子夾著話筒,可考慮使用耳機式聽筒。而適度做些舒展運動,也可預防「膏肓痛」上身,至少每小時伸伸懶腰,做一下伸展運動,活絡筋骨,三兩分鐘也好,好讓肌肉放鬆,若能輔以熱敷,效果會更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