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六十歲張女士,由於工作時常久站,起初小腿皮膚出現淺藍色蜘蛛網狀,多年後小腿血管呈現蚯蚓狀突起,感覺又脹又癢,更不敢穿短褲,深怕別人投以異樣眼光。張女士最近到醫院求診,醫師診斷為第四期靜脈曲張,透過血管雷射手術,燒灼病變血管,術後維持穿彈性襪習慣,解決多年來的困擾。
台北慈濟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宋鎮宇指出,腿部血液靠靜脈流回心臟,一條是較表淺的「大隱靜脈」,另一條是在骨骼肌肉中較深層的「深部靜脈」。靜脈曲張主要是發生在「大隱靜脈」,當長時間固定站姿或坐姿,地心引力使血液淤積在下肢,靜脈壓過高,導致靜脈血管擴張變形,就有可能形成靜脈曲張。
宋鎮宇說,靜脈曲張依嚴重度分為六期,第一、二期會出現淺藍色蜘蛛網或血管如蚯蚓狀突出;第三、四期為患肢開始出現腫脹伴隨腿痠的感覺;第五、六期因血液淤積造成色素沉澱,皮膚變薄搔癢,若抓破皮則可能形成慢性靜脈潰瘍。
宋鎮宇表示,門診患者以第三、四期居多。靜脈曲張是退化性疾病,若初期症狀不明顯,會建議患者先穿著醫療級彈性襪;若是第三、四期或穿彈性襪仍無法改善症狀的患者,則進一步考慮手術治療。
靜脈曲張血管雷射手術,是將雷射管在超音波的導引下進入大隱靜脈裡,用雷射或熱能的方式燒灼病變的血管,讓血管自然閉合,減少術後瘀青疼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