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療法】有助失智症照護 文/林舜穀中醫師 |2018.10.06 語音朗讀 334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維持食欲和消化功能是中醫失智症治療的 重點。 圖/資料照片針灸臉部穴道如地倉、廉泉等 穴,可幫助咀嚼與吞嚥肌肉,減 少嗆到次數。 圖/資料照片 含人參、乾薑、甘草、白朮四種中 藥材的理中湯,可讓患者溫補脾胃陽 氣。圖/資料照片蓮藕,可提供失智患者熱量與營養 ,還可補養腸胃。圖/資料照片 文/林舜穀中醫師 如果有一天,你熟悉了幾十年的人變了,個性變得古怪,還會做出各種匪夷所思的行為,你無法跟他溝通,甚至聽不懂他說的話…… 如果有一天,你最親近的家人,突然指控你偷走他的錢,還想要謀害他,你的解釋不但沒用,反而更讓他堅定的報警,還通知所有的親戚你是個不肖的孩子…… 這些聽起來像電影情節般的故事,正不斷在每一個人的周圍上演,它們不是遙遠的未來,而是在每一個失智症患者跟家屬身上真實發生的故事。 失智症離我們很遠嗎?一點也不會喔! 失智照護問題 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民國一○五年,台灣六十五歲以上失智症患者多達二十六萬,超過老年總人口的百分之七。雖然還不是失智症,但記憶力、計算力、專注力等腦部功能開始下降的「輕微認知障礙」,更高達五十萬人,占總老年人口將近百分之十九。換句話說,全台灣每五個老年人,就有一個是失智症高危險群,而每十五個老人就有一個已經罹患失智症。 失智症不只影響患者本人,更是對於照護者跟整個家庭的一大挑戰,比台灣更早邁入高齡化社會的日本,已經出現普遍的「介護離職」現象。所謂的「介護離職」,就是正在上班的人,因為需要照顧家中的病人,而必須辭去工作,全職在家庭中照顧失去生活能力的家人。介護離職,不但會喪失工作收入、陷入經濟困境,更可怕的是長時間耗費大量心力,在照顧病人之後,想重回職場是困難重重。 台灣的照護環境相比日本又更差,大部分家庭都需要至少有一個家人全職照護,人力不足的情況更加嚴重。雖然大量外籍看護可以分擔照顧壓力,政府也積極培訓台籍照護員,但仍然緩不濟急。最近幾年陸續有新聞報導,當照護者缺乏專業訓練與足夠知識,不只照護品質不良,也更容易因為長時間的壓力而產生憂鬱、焦慮、甚至發生弒親的人倫悲劇。患者時常情緒反覆且多疑心重,更因為腦部功能退化而常常亂丟東西,又反過來指責照護者,照顧失智所需承受的壓力比一般疾病更大,卻易受病人莫名指責,容易出現憂鬱症與自殘傾向。 緩解病人情緒 中醫治療失智症的重要目標,是要緩解病人的精神或情緒症狀,減輕病人的痛苦和家屬的負擔。 一位六十九歲的先生,自從屆齡退休後就在家享受悠閒生活,但是家人漸漸注意到他開始有記憶力減退、判斷力下降的問題,後來確診患者得到失智症。但是在發病兩年後,老人家的情緒變得越來越容易激動,不但會批評家人與照護者,嚴重時甚至會高聲責罵、拒絕各種幫助。這位病人同時還有嚴重的被害妄想症,一直覺得家人要害他、圖謀他的財產,讓家人不知該如何與他相處。 ◎抑肝散 對於這種以焦慮、激動、妄想為主的患者,我會開立中藥複方「抑肝散」,根據日本進行的多中心臨床試驗,抑肝散對於容易激動、易怒、易焦慮、情緒不穩定等症狀很有幫助。根據臨床經驗,在下午時服用的效果比較好,因為精神症狀在黃昏時特別容易發作,甚至被稱之為「黃昏症候群」。因此我會叮囑家屬在下午時先吃一包藥,晚飯後再吃一包。果然在服藥兩個星期後,家屬回報病人的精神症狀有明顯的緩解,雖然還是會有情緒發作,但是已經不像以前一樣一發不可收拾,也比較能溝通。 ◎人參養榮湯 七十一歲的老奶奶,獨居住在家中,只有兒子幫忙請的外傭陪著她,在就診時老奶奶的精神顯得非常的沮喪,愁眉苦臉,在看診時甚至還開始哭泣,覺得老伴過世後只剩下自己一個人,沒想到自己還生病拖累家人。 對於這種以憂鬱為主的患者,我會用中藥複方「人參養榮湯」,臨床試驗發現:服用人參養榮湯後,患者的憂鬱情緒明顯改善,而且效果可以長達一年。患者在服用人參養榮湯一個月,搭配針灸治療與運動復健後,臉上的氣色明顯改變了許多,終於展現出笑容,看著她跟其他患者聊天的樣子,覺得中醫還真的是能幫上失智症患者的忙。 照護重點 維持食欲和消化功能 照顧失智患者的家屬常常會發現,病人怎麼好像越來越瘦,食欲也漸漸變差。從一餐可以吃一碗飯漸漸變成半碗,甚至脾氣一上來就不肯吃飯,看著病人日漸消瘦,家屬的心也越來越消沉。 食欲下降與消化不良,是中度以上失智症患者常見的問題,在臨床上超過一半的病人都會出現程度不一的飲食量減少情形,不只病人日漸消瘦,因為飲食攝入的纖維質變少,甚至原本不會便祕的人也會有排便的困難;再者是蛋白質與熱量攝取減少,肌肉量也會跟著下降,甚至演變成「肌少症」,就是全身的肌肉慢慢萎縮變少,讓患者肌耐力更差,因此導致活動量減少,反過來會讓身體的熱量消耗減少,病人就變得更沒有食欲,往往形成惡性循環,讓病人越來越虛弱、食欲也越來越差。 中醫治療實例 維持食欲和消化功能一直是中醫失智症治療的重點,中醫師會依照病人的身體狀況來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法。 ◎理中湯 八十二歲的老爺爺,因為心臟疾病的關係,體力非常差,稍微活動就氣喘吁吁,食欲也非常不好,因為心臟科醫師限制鹽分和水分的攝取,老爺爺常常抱怨飯菜都沒有味道,再加上失智症讓他沒辦法記住醫生的囑咐,總覺得是太太刻意要虐待他。 我看老爺爺的舌頭不僅淡白,而且兩側有清楚的齒痕(牙齒壓在腫脹舌頭邊的印子),這在中醫來講,是屬於虛寒的舌象,因此我給予患者溫補脾胃陽氣的「理中湯」,並且囑咐家屬,在煮飯時雖然不能加鹽或醬油,以免增加心臟負擔,但可以加一些薑或辣椒等辛辣的調味料,促進腸胃道消化,家屬一開始半信半疑,但兩個禮拜後回診,家屬發現患者的食欲真的變好,連排便都變得比較正常。 ◎甘露飲 一位早發性的失智患者六十歲左右,非常瘦,家屬表示患者有長時間的胃食道逆流,因此食欲本就不好,在失智後感覺症狀變得更加嚴重,只要胃開始悶痛就什麼都吃不下。患者的咽喉有明顯的發紅現象,口腔也很乾燥且有裂紋,同時也有口乾舌燥的現象出現。我要他別吃辛辣的薑,建議他應該要多吃一些滋潤的水果,譬如說水梨、甘蔗、奇異果,飲食當中也可以適度地加入山藥入菜。同時給予中藥複方「甘露飲」滋潤消化道,經過幾天改變飲食習慣和藥物治療後,患者的食欲漸漸恢復,不再看到食物就討厭。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也漸趨緩解。 ◎半夏厚朴湯 七十四歲血管型中風的病人,患者很願意吃東西,但是一吃就嗆到,不只咳嗽痛苦外,也曾經因為吸入性的肺炎住院好幾次,且患者因為失智常常忘記自己吃過飯,因此每隔一個小時就會要家人煮飯,但是吃沒幾口又嗆到,家屬餵也不是、不餵也不是,陷入兩難的境地。 針對容易嗆到的患者,中醫的「半夏厚朴湯」根據臨床試驗結果,可以改善吞嚥功能、減少吸入性肺炎發生率,並且可以維持進食量。再搭配針灸臉部穴道如下關、夾車、地倉、廉泉等穴幫助咀嚼與吞嚥肌肉,患者嗆到的次數越來越少,飲食量也得以慢慢增加。 ◎寬心飲 對於腸胃功能非常弱的患者,當上述的方法效果都不好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也開發「寬心飲」處方,來提振病人的腸胃功能,寬心飲中有黨參、甘草、白朮、茯苓等等補養脾胃、恢復消化功能的藥物,還有藿香可以幫助腸胃的蠕動,促進食欲。 許多患者會問我:「有沒有什麼營養補給品可以讓患者服用?」我會建議患者: 將衛生福利部公布「可同時提供食品使用之中藥材」加入食品中。例如常見的蓮藕、蓮子,可以提供患者熱量與營養,又是台灣人習慣的食材,中醫師也常拿來作為補養腸胃使用;對於消化功能不好又容易腹瀉的病人,芡實則是可以加進飲食當中的食補藥材。 (摘自《中醫師看診失智症》,大塊文化出版) 前一篇文章 【養生 DIY】百香逆齡養生飲 下一篇文章 舉辦黑客松 讓冠心患者記得定時服藥 熱門新聞 01【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2【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3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4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5【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8【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9【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10PLG冠軍賽 領航猿 VS 勇士5月5日開打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