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賢文
母親生前忙於養育七子一女,民國3年出生的她,既沒上過小學,也鮮少離開家鄉,更別說去到繁華的台北了。直到民國58年,我到台北念大學,隨後留在當地就業,她才有機會到台北走走。
記得初次帶她北上,搭計程車由師大到松山找三哥,途中經過不少公園與路口圓環。不久,母親用台語問我:「台北有多少黑人?」彼時,美軍尚未退出台灣,街上還能見到美國大兵。我以為她是在問美國的黑人大兵,愣了一下說:「我也不知道耶,不過不管黑人還是白人,現在美國阿兵哥比較少了。」
直到又經過某個圓環(當時台北許多大馬路口,多設置有圓環),母親指著中間的銅像說:「你看,那邊也有一個黑人!」啊?原來是指全身黑不溜丟的銅像呀!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公園、路口的「偉人」銅像的確很多,包括蔣中正、孫中山、吳稚暉等等,黨國元老的身影不時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不識「偉人」,又不知如何以台語辭彙表達「銅像」的母親,想來也只能用「黑人」來詢問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