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美中貿易戰延燒,台商轉移在中國大陸生產基地的意願增強,經濟部調查,目前主要評估移轉的產業為紡織、電子及自行車業,又以高階製程比較有可能回台。
美國先前對中國大陸價值五百億美元商品祭出百分之二十五懲罰性關稅,另擬再祭出兩千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清單,雙方貿易戰愈演愈烈,在陸投資台商恐受影響,經濟部長沈榮津日前表示,台商可能因為這波貿易戰影響,決定鮭魚返鄉。
根據經濟部工業局近期最新調查結果,如同經濟部先前預估,石化、鋼鋁、機械產品多供應大陸內需市場,受影響不大,正認真評估移轉生產基地的業者,多為產品有輸銷至美國的紡織、電子及自行車產業。
工業局官員表示,紡織業過去多已在東南亞設廠,為避免受貿易戰波及,增加在東南亞生產比重可能性較大,而電子業與自行車業在台灣生產鏈較完整,比較可能優先考慮回台。
官員並透露,部分廠商已經重啟既有廠房,但多數仍在觀望中。
不過,當初因成本考量出走的台商是否可能將生產線移回台灣,中經院院長吳中書認為,必須考量各產業的高中低階製程,台灣具有研發優勢,但環保規定相對嚴格,研發或資本密集的產業可能較適合回台投資,也較有助台灣未來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