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接近選舉,就會有利多的政策出現,或許有人不以為然,但總是一種小確幸,畢竟,在這樣的年代,能減輕負擔總是好事。
媒體報導,財政部宣布,將修正基本生活費用計算方式,排除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納入身心障礙、教育學費、幼兒學前及儲蓄投資等四項特別扣除額,新制預期有一百四十九點六三萬戶受惠,明年五月報稅時每戶平均可少繳二千五百五十六元綜所稅。以雙薪家庭養育兩位國小學童推估,約可省下八千六百四十元綜所稅。
這樣的減稅大紅包,應該沒有人會不高興;不過,如果可以改善整體的生活環境,絕對才是根本之道。
具體而論,物價的不穩定是長期的問題,政府似乎也無能為力,每次總是精神喊話之後,就任由市場操作,受害的就是無辜的消費者,而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相對於減稅,孰輕孰重?
其次,低薪更是問題,即使基本工資提升,但是相對於生活的壓力,恐怕只是杯水車薪,在這樣的情況下,每年節省八千六百四十元,除了選舉的意義,還有其他嗎?
政府主動減稅,當然是好事,不過,改善整體的環境才是重點,否則,每次都用小確幸來掩飾大環境的不堪,恐怕不是民眾所樂見。
李坤隆(高雄市/實踐大學博雅課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