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達、巨港亞運經過十六天比賽後,昨天閉幕,這是印尼第二次辦亞運,我國第一次參加;相對於五十六年前印尼對我不友好,這一次印尼展現極大誠意,平等對待所有會員國,拔刀相助財務狀況不佳的越南,也順利平安完成所有賽事,值得喝采。
印尼是東南亞國協最大的國家,最近三十年來和台灣關係穩定,台商在印尼設廠經商的人很多,印尼人到台灣打工幫傭的也很多,比起上個世紀六○年代,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一九六二年第四屆亞運決定在雅加達舉辦,當時的印尼總統蘇卡諾傾向共產世界,一直受到蘇聯的經濟扶植。蘇聯一直希望中國大陸也參加亞運,出巨資幫忙蓋了十萬人座位的「蘇卡諾體育場」,但是當大陸受到主辦亞運的「亞洲體育聯盟」拒絕後,印尼老羞成怒,竟然寄了空白的「選手證」到台北,也拒絕中華民國參加比賽。
第二年印尼在蘇聯策動下,在雅加達的「蘇卡諾體育場」舉辦「第三世界運動會」,邀請了中國大陸、古巴、北韓及許多南美洲、非洲開發中國家,參加這個共產奧運會;印尼被當時的國際奧會處罰,不得參加一九六四年的東京奧運。
如今印尼在總統佐科威領導之下,他親自監督亞運的組織工作,並且在十六天前的開幕典禮,騎著重型機車進場主持開幕式。他們利用承辦權設計賽程,增加了幾個印尼強項,讓所有比賽種類增加到四十二種,總金牌數達到四百六十二面,兩項紀錄在亞運史上都僅次於二○一○年廣州亞運。
印尼的體育風氣原就是東南亞國家之最,歷屆東南亞運動會大概都是印尼勝過泰國得到第一名;這一次亞運他們增加了班西卡拉、桑搏、飛行傘、橋藝、攀岩、柔術等印尼強項運動,獲得少見的三十面金牌、二十三面銀牌、四十面銅牌,將總排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第四名,僅次於中國大陸、日本、南韓。
比賽期間,印尼雅加達及巨港兩個城市的競賽場館,擠滿了印尼觀眾,不斷幫印尼選手加油助陣,在羽球館的球迷瘋狂吶喊的聲浪,讓台灣選手周天成無法專心,尤其讓人印象深刻。
印尼有效地利用承辦亞運的機會,成功地宣達了該國急公好義、樂於助人,取得「亞洲模範生」的美譽;也完成了利用亞運讓印尼青年選手在自家場地技超群雄,勇闖亞洲高峰,得到三十面金牌,宣揚國威。
比起半個世紀前打壓其他國家,拒絕發選手證,印尼這一回很成功地扮演了亞洲的大善人,也讓印尼的國際形象大大提升,要給他們鼓掌。
蘇嘉祥(台北市/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