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琹涵
閒居無事,想起了我住在台南鄉下的好朋友,自從教職退休以後,丈夫便在農地裡畫出了一小塊區域,隨她高興種花。
種花?如此的不急之務,既不能吃,又顯然也賣不了什麼錢,簡直快要被左鄰右舍們給笑壞了。
她安之若素。繼續種她的花,偶爾也種一點蔥、薑、辣椒等不需要費心照顧的植栽。
我聽了,力勸她必須盡快回到畫桌前去畫畫。幾十年來,她一直是畫會裡的成員,經常參與各種展出,頗有佳評。
好啦,她要種花,種蔥、薑、辣椒,以為生活調劑,偶一為之,也沒有什麼不可以。
以前,遇到收成時,她每每託宅急便送我自家種的青蔬,總會附上一張小卡片作為祝福卡,那是她的迷你畫作,或一朵花或一棵小樹、幾顆石頭等等。她總是謙稱,那是不想扔掉的小紙張,只是廢物利用而已。
青蔬不經放,也要趁新鮮食用,我很快就吃完了,卡片則細心地收起來珍藏著。有時候,空閒時看一看,也覺得很有意思,如晤故人。
雖說,青蔬隨處可以買到,然而,哪及自家所種的乾淨、無毒,吃起來安心呢?也許,她內心想的是「千里送毫毛,禮輕仁義重」。
千里之外送來毫毛,禮物雖然平凡微薄,但情愛、仁義深重。
我的確是明白的,感激她的願意分享和友愛的情誼。
她一定不知道,畫畫,才是她永遠的「種花」,有別於大地上的種植,雖然各有收穫,然而,意義畢竟有別。
畫布上的花,會恆常存在,凝聚了時光和愛,而且永不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