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洪貞
最近這一陣子,幾位朋友都在裝潢新家,每個人皆希望將自己家裝飾得美輪美奐。聽他們相互比較後,我才發現,原來我的家和他們很不一樣,既不富麗堂皇也不時尚,只有幾面牆的書。
我雖然生長在鄉下,但有個喜愛閱讀的父親。他經常利用務農的空閒,把三四歲的我抱到大腿上,念童話故事給我聽,像黃香溫席、龜兔賽跑、孔融讓梨等等。當我大一些時,父親開始教我認字、寫字,然後省吃儉用地省下一點錢,幫我買一些課外讀物。他不僅為我買書,還常陪著我看書,只希望我能養成愛閱讀的習慣。他覺得,閱讀可讓人的心靜下來,也可透過閱讀增廣見聞。
或許是從小就在父親的引領下,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所以無形中養成了閱讀的習慣。當了媽媽之後,我也用同樣的方式帶領孩子閱讀,從床前故事再漸進到繪本、小說。一開始,先讓他們看圖、看文,然後練習把看到的說出來,利用這個方式,訓練孩子們的口條以及臨場反應。等年齡再大一些時,我會讓他們寫讀後感,將讀過的文章理解、消化後,寫出自己的感想。我覺得透過閱讀,可以培養構思的能力,對作文有很大的幫助。
就這樣,從孩子識字後,我一直都陪著他們閱讀。有時各看各的,有時共讀一本,然後一起討論。時間一久,每個孩子都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愛書人,把閱讀當成休閒,只要有新書出版,不管是國內或是翻譯的,都不會錯過。
雖然現在電子書很方便,但我們家的人還是喜歡紙本書。我們都覺得,紙本書是有溫度的,可以經常翻閱,溫故知新,電子書便少了這樣的感覺。由於全家都是愛書人,所以家裡有很多藏書,我們把書當成寶貝,不斷從中挖寶。
在別人眼裡,我的家很不一樣,沒有值錢的家當,只有滿滿的書香,然而那幾面牆的書,卻讓我們感到富裕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