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山 練功 不要瞎練

林獻瑞  |2007.06.17
2621觀看次
字級

身形清秀頎長,兩眼炯然有神,身著一襲唐裝,自然散發出來的古典氣息,彷彿是從武俠小說裡走出來的大俠,然而,他可不是虛構的人物,是真真實實活在當今社會、各界公認的氣功大師、梅門一氣流行養生學苑創辦人---李鳳山。

氣功在古時稱為導引術、養生術或吐納術。李鳳山小時候從父親那兒開始接觸氣功,他說:「我小時候很好動也很好靜。動的時候,沒完沒了;一靜下來,誰也找都找不到!我父親覺得我個性很特別,開始教我拳術跟導引術。」

除了家學淵源,李鳳山在數十年的習武歷程中,數度因緣際會,屢獲修道隱士、武學奇人傾囊相授,得以融會貫通各家門派養生功法的精髓。一九八七年受國科會邀請,參與「生物能場」科學實驗,歷經無數次的氣功實驗,證實他是一位真正的氣功高手。

「除了身體的鍛鍊之外,還要在『息』上下工夫。息有二息,一個是呼吸,一個是作息。也就是說『身』跟『息』一定要配合。」一般人做運動,目的是為了要流汗、要消耗,所以基本上,運動都是消耗性的,而且只動到筋骨、肌肉,不易深入五臟六腑。此外,運動多半需要使力,讓身體產生緊繃而非放鬆的效果,因此若不當運動,很容易因為過度消耗而造成運動傷害。

李鳳山有許多弟子追隨他多年,因為明白老師不只是教大家練功,老師的身教更受益良多。

先說說練功,李鳳山希望大家不要瞎練,才可以事半功倍。要選擇最有氧的時間練功。「十一點到一點之前謂之晚上,一點以後謂之半夜,晚上跟半夜中間的交會處是最容易增氧的時候,同樣道理,傍晚五點到七點,清晨五點到七點,中午十一點到一點……這是祕訣,因為這幾個時段,你不用大量流汗。」

他簡潔地提出二個修心的要訣。第一,要在「好」字上下工夫--他相信平甩功每個人都能練得好,但先決條件是要有好的品,有品才能有質。「一個人沒品,絕不會在質上下工夫,當我們懂得尊重的時候,品自然就出來!所以,要真心待人好的心境,一定要出來!」

第二,要在「安」字下工夫--也就是隨遇而安,「只要能做到隨遇而安,就能處處體貼;處處體貼,就能體貼入微;體貼入微,就能在生活中與一切和平相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