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隱
日據台灣前後,台北市大稻埕(今延平北路以西)名醫多,這些名醫有中醫、西醫,也有中西醫,救人無數;在此提出幾位。
尤子樵,本來居住大稻埕,後來遷到艋舺(今萬華)的歡慈市街,起初是讀書人,後來,跟隨黃玉階學習「岐黃術」,為中醫的翹楚,疑難雜症都能醫治,妙手回春。尤子樵和鹿港乾(黃守乾,本名鹿港)、葉鍊金三人齊名,他雖在艋舺行醫,可是他算是大稻埕人,民國初年去世。
陳迪卿,大稻埕中北街人,從小就讀漢文,詩文俱佳,也師事黃玉階學醫術,和大龍峒人陳直卿,一般人稱為「雙璧」;他除了行醫,也經營其他事業,或垂帷授徒,日據中期病逝。
陳自新,祖籍泉州,大稻埕人,從小就有志氣,勤於讀書,光緒甲申歲,名列府學庠序。他也對醫學發生濃厚興趣,後來也拜黃玉階為師;日據台灣後,曾擔任大稻埕保良分局主理(保良局長是辜顯榮),繼續鑽研醫術,醫術精進。陳自新在大稻埕的太平街懸壺問世,於日據中期去世。
此外,還有幾位名醫雖非大稻埕人,但皆於此一時期在台北行醫。葉鍊金,板橋港仔嘴人,移居到稻江永樂街市場邊,開設藥房店「恒升」,他是儒醫黃玉階之高足,他的醫術相當高明,中西合用。日據初期,台北鼠疫流行,當時「稻江避病院」,常常延聘他到醫院為病患治療。
後來,又因腸病及霍亂流行,亦延他到院醫治,活人無算。他是台北最負盛名的醫生。葉鍊金是中醫,性滑稽,喜與人談笑,突梯可愛,故好友就叫他「練仔仙」,他多才多藝,能書能畫,好酒喜茶道,民國初年去世。此外,如黃守乾,黃瑤琨、謝唐山、陳增全等名醫,其中黃瑤琨、謝唐山、陳增全是醫科科班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