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賴清德院長接收電視專訪,被問到政府民調下滑時表示,政府會檢討是否政府做的沒有充分讓國人知道,或是對於國人所要求的,政府尚未符合國人的滿意度。筆者認為,政見跳票讓年輕人失望,才是民調下滑的主因。
二○一四和二○一六熱情投票給民進黨的那些年輕人,短時間內馬上轉向的原因,不會只是滿意度幾分的問題,很多議題,包括司改、周休二日、攸關房價房租的社會宅、和族群等,都是被年輕人認為已經跳票而失望;年金改革過程引起的對立,還有慶富案、台大校長案等紛亂的處理模式,都加深了年輕人的轉向心意。
儘管,蔡英文總統上個月出席三三會時,提出亮眼的經濟數字:失業率是十四年來最低、出口年增率是歷來第二高、外銷訂單是有史以來最高、股市站上萬點已逾一年,全體上市櫃公司營收創歷史新高等;微軟、Google、亞馬遜、IBM、思科等國際大廠,都擴大在台灣的據點。
賴院長也說,有許多前朝沒有做或是做得不夠的,包括年改、育兒津貼、調高基本工資的幅度、讓受薪族減稅的稅改等,民進黨執政兩年比馬政府八年做得更多更快。
經濟數字很亮眼,不代表民調可以提升。菲律賓的經濟成長率至二○一七年第三季,已連續九季突破百分之六,今年前三季平均經濟成長高達百分之六點九,總統杜特蒂也提出「菲律賓雄心二○四○」和「杜特蒂經濟學」,但去年第三季民調卻顯示,自認為貧窮的菲律賓人反而增加將近五成。同樣情形,美國經濟指標與民調也大都不相吻合。
政府做的國人都知道,府院不必一直宣導,因為這些都只是冰冷的數據,民眾的感受是當初投票時有沒有被騙?套句蔡總統說的「如果只有一、兩個經濟指標是變好的,可能是巧合,這麼多破紀錄的數據,代表經濟確實找到了成長的力道」,筆者要說,如果只有一、兩個政見跳票,可能是巧合,出現這麼多跳票紀錄,代表年輕人已經失望,這才是蔡政府民調下滑的主因。
林嘉應(台中市/水利技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