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永一峰(1665-1737),名榮春,別名道云,號一峰,篆刻師承黃道謙。池永一峰與神原篁洲、今井順齋、細井廣澤四大家為日本初期江戶派。正德三年(1713),池永一峰出版印集《一刀萬象》,印集分上中下三卷,上、中卷以千字文為內容入印,下卷收錄了一百六十九印,除部分自用的名章外,其餘都是閑章。
《一刀萬象》印集充溢明人裝飾印風,藝術品位不高,但成就在於他以實際行動首倡了日本藝術界文人刻印的風氣;並提出了在篆的方寸之間,可以用一把刀來表現萬千的氣象,這種高視角、高質量的見解,就當時日本印壇來說,無疑如離婁之明,是難能可貴的。
坐花醉月
「坐花醉月」語出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原句為「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
這枚印,起收筆處作尖形,準確地講是追隨明式的柳葉體印風,這是一脈從篆刻藝術先驅,中國明代中期大印家何震印中
脫胎而出,走向歧途的平庸流支,故此印實為鬥巧爭艷之作。
大隱居塵不染
真正大徹大悟的隱士即使與世間凡夫俗子居住在一起,也不會沾染上惡習。隱士中分大隱、中隱、小隱,而「大隱」,就是不受環境干擾,身心修煉到絕佳境地的隱士。
此說法出自王康琚〈反招隱〉詩中,全詩為:「小隱隱陵蔽,大隱隱朝市。伯夷竄首陽,老聃伏柱下。」白居易也在題為〈中隱〉的一詩中指出:「大隱住朝市、小隱隱丘樊。不如作中隱,月月有俸錢。」這裡的陵蔽和丘樊皆指山林,「朝市」即朝廷和市場,泛指人員集中的場所。
這一方印,印文六字以「三三式」植入,右直行為「疏密疏」狀,左直行相背為「密疏密」狀,就章法而言,採取這種交叉對稱之安排,總體上有一種平衡感和節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