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產業起落 油畫不僅是張畫 |2018.07.21 語音朗讀 149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大芬油畫村走向國際社會,赴德國柏林推介首屆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圖為德國觀眾參觀展出的油畫作品。圖/中新社 在廈門市烏石浦油畫村的油畫一條街上,一幅幅由油畫村畫家繪製的趣味3D動物畫像成為街頭風景。圖/中新社 在廈門市烏石浦油畫村的油畫一條街上,另一幅「蒙娜麗莎的雙腳」吸引了許多過往市民的眼球。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油畫產業在中國的興起與改革開放同步,全球三大商品油畫生產基地除了深圳的大芬油畫村,還有廈門烏石浦油畫村和莆田油畫城。莆田油畫藝術產業協會會長林劍平見證了中國油畫產業的起落。「大芬村靠著港商,上世紀八十年代從一個村民小組發展到現在產值人民幣四、五十億元;同樣,港商那時候在莆田創辦了第一家油畫企業。」 美術科班出身的林劍平當學生時就利用周末在廈門韓國人油畫出口公司作畫,畢業後,他投身深圳大芬村,從畫工做到主管、經理。二○○三年畫技和管理經驗成熟,林劍平回到莆田創辦自己的油畫工作室,蓋廠房、收學徒、接訂單。「大芬村的訂單已經嚴重下滑,除了國外經濟不景氣外,打印機進入市場以及油畫村數量增多的壓力,讓大芬村受到擠壓,每個人都面臨轉型之困。」 電商影響巨大 福建莆田的油畫城在市中心的城廂區,毗鄰千年古剎南山廣化寺。一九九五年到二○○○年,莆田的油畫行業迎來高速發展期,油畫行業隊伍發展到四萬人,以出口為主,金融危機後,歐洲訂單銳減,大陸國內市場發展迅速,尤其是電商的發展對整個行業的帶動,影響巨大。 另一個廈門烏石浦油畫村,則是從一九九二年開始發展,第一批共有三百多名畫師、畫工進駐烏石浦村,一九九六年油畫經銷商紛紛雲集烏石浦,一如大芬油畫村化工人口密集,烏石浦村這個約零點二五平方公里的油畫村,聚集畫師、畫工四千多人,畫店商近二百家,從事油畫後勤工作的人員約一萬人,從事油畫產業配套工作約三千人。自二○○三年開始,廈門每年油畫出口創匯都在人民幣二億元以上,占世界油畫市場約五分之一。二○○七年,莆田和廈門烏石浦的油畫產業,銷售額一度超過大芬村。 讓藝術生活化 隨著時代改變,面臨轉型,林劍平的奮鬥歷程正是中國大陸油畫產業的縮影。他認為「油畫不僅是張畫,而且是個大產業」,做大油畫這一行業就要不斷拓展外延產品,實現產業化經營。 回家鄉創辦歐雅藝術製品公司,林劍平跑得比其他公司快。當其他企業拓荒內銷市場的同時,他積極尋求產品升級,延伸產業鏈,尋找新的增長點,他的產品不只是油畫,還涵蓋了高檔藝術畫框、銅藝、鐵藝、歐式古典家具等藝術家居製品。在華林經濟開發區擁有占地三十六畝集生產和辦公的廠房,產品出口歐洲、美國、中東等國家和地區,並在杜拜和沙烏地阿拉伯和義大利設立了辦事處批發銷售、攬接訂單。二○一○年,公司被授予福建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並與莆田學院合作開辦油畫班,以培養壯大專業團隊。 此外,林劍平也針對國內市場打造一支團隊,根據消費者需求方向,產品注入了更多的中式元素,讓國畫的意境和油畫的色彩和諧交融,讓藝術生活化,從而使油畫這種高雅藝術走進尋常百姓家。「現在老外的訂單價和二十年前的差不多,出口只是維持成本,但國內市場走勢很好。」他說,但是「出口是獲悉國際流派趨勢以及藝術市場走向的窗口,各種時尚、創意藝術可以引領國內市場」。 前一篇文章 大陸社會觀察 大芬油畫村 吹轉型升級風 下一篇文章 兩岸產業交流 福建平潭 石頭村借鑑台灣民宿經驗 熱門新聞 01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2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3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04南屏別院三皈五戒 體現信仰傳承2025.07.0705【遊藝筆記】 香魂莫逐冷風散 (上) 2025.07.0806【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7丹娜絲襲台 13縣市停班課2025.07.07082幼熊越獄 嗑光一周存量蜂蜜2025.07.0909屏東.車城 山海交織溫泉鄉 歷史文化情悠揚2025.07.0710【論愛談情】愛與界線2025.07.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科技讓文物 讀得懂、帶得走【文創之旅】千年古建尋訪樂將善待自己寫在企業規章裡【大陸產業發展】清美豆腐也能做到極致【文創之旅】 仙居成語起源地滿天星斗 從少量定模到批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