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南麗江旅行時,我發現多數的納西族民居建築屋頂仍保留著傳統古樸的特殊風貌。
圖/冬梅
文與圖/冬梅
在雲南麗江旅行時,我發現多數的納西族民居建築屋頂仍保留著傳統古樸的特殊風貌。
這些建築大都使用原色不刷油漆的木材與灰色屋瓦,而特別的是家家戶戶的屋脊上都站著隻大貓,它怒眼猙獰,雙耳與尾巴直豎,並極其誇張的咧開大嘴,露出獠牙,再加上直挺挺站立的四肢,似是正遭危機而做出極度警告的本能反映,讓人不禁多望一眼。
這種被視為吉祥物且造型奇特的瓦貓,以泥土燒製,其作為脊獸的主要功能是鎮宅辟邪、招財進寶。它大張的尖牙利嘴有著撕咬邪惡、汙穢,進而吸納吉祥、財富的功能性;其嘴裡喉嚨有管道直通尾部的設計,據說是在強調消化、吐納的賜予功能。
瓦貓的擺置方向也有講究。凡是樓門屋脊上的瓦貓,一定是嘴朝外而屁股朝內的,因為兇惡的大嘴可擋住了外面的邪惡入侵;而正房屋脊上的瓦貓則須與樓門屋脊上的瓦貓背對背,是為防止邪惡從背後偷襲。倘若是沒有樓門的獨棟的房子建築,那瓦貓則是依樓門上的瓦貓設置一樣,嘴朝外而屁股朝內。
但為何是貓,而不是其他動物呢?對納西族來說,貓是老虎的師傅,貓也比老虎要強大得多,所以,鎮宅脊獸多半為瓦貓。
旅行的好處,就是在有時漫無目的的探看尋索中,巧遇一些令人好奇或生趣的傳說故事,看!那隻瓦貓就高踞在屋脊上,日夜鎮宅守護著,似正訴說著納西族家家戶戶祈求平安納福的想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