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義工李淑治(右)陪伴身障者藝術創作。圖/中央社
【本報台中訊】瑪利亞基金會藝術義工李淑治陪伴身心障者創作,她認為有些人對照顧對象不了解而產生害怕,或帶有不同眼光,但其實深入認識,就會發現照顧對象很可愛,「保有我們所缺乏的純真,放開心胸感受,就會覺得他們很可愛」。
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主要照顧腦性麻痺多重障礙、智能障礙與唐氏症對象,其中日托中心照顧成年對象時會安排進入技能養成中心,分有表演班、園藝與藝術等類型,讓照顧對象從療育課程進入到工作技能學習,甚至開設藝術班,讓有天分的照顧對象創作,開創人生新方向。
今年五十四歲的藝術教育指導教師李淑治,平時在畫室開課,也到長青學苑指導銀髮族繪畫,八年前加入基金會擔任義工,當初是在基金會教導身障學員繪畫的友人因課程繁忙,請她到基金會幫忙上課。
李淑治說,一開始友人告訴她陪伴照顧對象不用害怕,就跟一般人一樣,照顧對象只是因部分障礙,情緒與想法無法充分表達,「其實他們每一個小動作與眼神就是在傳遞訊息」。剛開始在團體班上課時,李淑治就曾被身材魁梧的學員從教室這頭「拎」到另一頭,只為了希望能幫他看看作品。
李淑治分享,現代社會工作壓力大、生活忙碌,內心的純真漸漸消失,照顧對象雖然有某些方面的障礙,卻保有純真的心,不只物質欲望很低,要求也很簡單,「反而是我們要去學習的」。
學員「小譚」是名智能障礙者,對創作很堅持,畫風用色大膽,透過李淑治生活引導創作,獨樹一格的畫風很受歡迎,也曾舉辦畫展義賣畫作,「小譚」正自力籌募資金,希望將作品製成畫冊出版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