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師生 找回120年藍染 |2018.06.26 語音朗讀 190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廣興國小師生兩年前種下木藍。圖/廣興國小提供 學生穿上自製的藍染舞衣,參加全國學生舞蹈比賽。圖/取自廣興國小臉書 廣興國小學童學習藍染技藝。圖/廣興國小提供 【本報高雄訊】沉寂一世紀,製造藍靛的重要原料木藍,近年重新被種回高雄美濃。美濃區廣興國小師生近年來攜手復育,在種藍、採藍過程中復興昔日產業,學生更穿上藍染舞衣登台,「跟花錢買的全然不同」。 化學染料興起 木藍田一寸寸消失 十八世紀美濃廣植木藍,採摘後製造藍靛再染製布料,當時在地客家藍衫都由廣興一帶的三處藍染地窖染成,是美濃早年重要的產業;後來化學染料興起,加上轉作菸葉,藍染產業衰退,木藍田一寸寸消失。 廣興國小二○一四年開啟木藍復育計畫,校友黃彩雲無償出借校旁一點八分大的廢耕檳榔園供作木藍田。兩年前的四月,廣興國小師生將育成的六百棵木藍苗移至田區。 校長謝惠君說,廣興國小是全台唯一「養缸」的學校,從種木藍、採藍、製作藍靛、染布到走秀、行銷、導覽一貫化作業,透過傳承失落一百二十年的客家先民智慧,教育孩子自信心及美感。過程中,孩子們清晨四時下田採藍,也頂著烈日鋤草,做好每個細節,每個步驟同時都在訓練態度與能力。 學生種木藍、學藍染,藍衫即是他們的「校服」,另裁成舞衣穿著登台,今年三月參加一○六學年度全國學生舞蹈比賽,跳出「木藍復育」的故事,得到國小團體乙組現代舞優等成績,還拍成微電影、畫成繪本,連巴拿馬外賓都來參訪。 從田裡到身上 跟買的就是不一樣 「我們現在做的是一種反璞學習」,謝惠君說,木藍是自然、環保的,且穿戴身上的東西如果由自己手作,就會產生情感,跟花錢買的意義全然不同。謝惠君說,日本藍染重鎮,從染布、設計到發表,政府都寄予重視,甚至花錢提升職人價值,但台灣尚未走到這步,「有些產業只要斷掉,就接不起來的」。 藍染工序複雜,清晨三、四時採收後先浸泡一天,再摻入石灰粉攪拌,藍靛釋出後沉澱,再度過濾才能染衣。染製時,須精心計算綁紮布料的距離,否則染出的花樣比例不均。 廣興國小已故前教務主任溫文玲是復育木藍工藝的推手,生前她常為了傳承技藝廢寢忘食,她在校內種的兩棵木藍如今生長茂盛,象徵藍染精神不朽。 老師劉淑女參與復育木藍,才深刻認識到客家藍染文化,如今也是藍染達人。廣興國小招聘的專案經理人徐暐玲,則全力傳承師生藍染工藝。 廣興國小復育木藍,不只想找回這項傳統產業的「技」、「憶」,更大的遠景是成立社會企業,校方已尋求中山大學協助,希望透過商業模式永續經營,包括促進美濃在地閒置的六處菸葉輔導站轉型藍染工坊、提供更生人契作機會、組織新住民婦女藍染團隊,也號召對文創有興趣的年輕人回流,翻轉在地經濟。 前一篇文章 歡迎帶書來換 回程看看貢寮的海 不賣書的書店 讓老街喝了能量飲 下一篇文章 孩子學泳 大哥哥扛泳池上山 熱門新聞 01【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2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3【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4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5金業管理新挑戰 職場Z世代渴望被重視2025.05.1106社論--脫中入美的經濟難關2025.05.1107【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2025.05.1108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09佛光山功德主 傳承人間佛教信仰2025.05.1210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2025.05.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穿康復毛衣 油汙企鵝重生海底蝗蟲肆虐 東沙珊瑚礁恐消失水管串起善心 翻轉尼泊爾山村中美關稅休戰90天 互降115%浮世繪躍上吐司 藝術新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