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金科 文/星雲大師 |2018.06.23 語音朗讀 200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韓金科居士(一九四六~),陝西省扶風縣人。曾任法門寺博物館館長,研究員,並兼任中國唐史學會理事、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等職務。 佛指舍利 法門寺盛大法會恭送佛指舍利,前往台灣恭奉。 韓金科居士(一九四六~),陝西省扶風縣人。曾任法門寺博物館館長,研究員,並兼任中國唐史學會理事、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等職務。 一九八九年,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陪同我到西安法門寺禮拜佛指舍利時,而認識了這位法門寺博物館的館長韓金科,他也是管理大陸文物單位裡一個很重要的館長。 日本《朝日新聞》記者吉田實先生,和我有著深厚的友誼,他曾找過我,說想在日本辦一個,「台北故宮與北京故宮兩地博物院」的文物展覽,希望我能協助促成。 佛指舍利 兩岸交流新頁 我為了此事,特地去拜訪,當時故宮博物院的院長秦孝儀先生,提到兩岸故宮文物到日本展出的計畫,讓台灣的故宮文物也能到日本,促進兩岸之間的來往情誼。他一聽,馬上就說:「不成問題!但是只有兩個故宮的文物一齊展,法門寺博物館的文物,不可以參加。」 我很訝異的問:「為什麼兩岸故宮的文物都可以去,法門寺的文物不可以呢?而且法門寺的文物才剛剛出土。」 秦院長:「只要法門寺的文物沒有到日本,台灣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必定能超越北京故宮。若把法門寺的文物也運去參展,那我們台灣故宮的文物就會遜色了。」他這麼一說我就懂了,確實,法門寺的文物除佛指舍利是千年的古物外,還有二千多件唐時所遺留下來、大多是皇室賜奉的稀世珍品,在意義上當然就有所不同,原來法門寺文物是這樣的重要。 後來,台灣顧忌台北的故宮文物到了日本之後,大陸會把這許多文物要回去,不准再運回台灣,因此,兩岸的故宮文物交流,就沒有能成功。對於這次的文物參展,秦孝儀院長、吉田實先生及韓金科館長,他們三個可說都做了很多的努力工作。 韓館長自從這件事情之後,就成為佛光山的護法信徒,一心一意想將法門寺文物,送到佛光山展出,他一直很努力。甚至那時候,《聯合報》願意以高額的價碼,希望法門寺文物可以到台灣借展。韓金科館長對我說,這個佛指舍利只能到佛光山,直到二○○二年,經過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先生批示:「星雲簽頭,聯合迎請,共同供奉,絕對安全」這十六個字為原則,同意佛指舍利到台灣,並由我組成「台灣佛教界恭迎佛指舍利委員會」,到西安法門寺迎請佛指舍利蒞台供奉三十七天,寫下了兩岸宗教交流的新頁。 保護文物 信仰值得尊敬 韓金科館長相當歡喜,終於如願以償讓佛指舍利來到台灣,佛指舍利的威德,真是不可思議,一到台灣,就有數百萬人迎接,甚至於高速公路都淨空,讓佛指舍利的專車通行。韓金科院長說:「這是我一生從事古物工作,最得意的事情了!」你看,將一顆佛指舍利迎請到佛光山,供人瞻仰,是韓館長一生最得意的事,他這種信仰還不值得我們尊敬嗎? 又韓院長為了文物保護、研究和宣傳,不定時的舉辦法門寺的學術交流會議,並成立了全國性的法門寺文化研究會,在他的大力推動下,「法門學」被學術界認可,他被學者稱為「法門學」的奠基人。 所以,這許多朋友與我的來往,可說都是盡其一生的生命、心血、所有而奉獻,只為做好一件事,成就一個心願,我們就是這樣相互交流的。 前一篇文章 蘭卡斯特(Dr.Lewis R. Lancaster) 下一篇文章 錢文忠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 學佛交流會深度對話2025.08.0502佛光山尔有寺獲贈 兩岸藝術家阿彌陀佛書法2025.08.0403新北.三芝 田野祕境水中央 雲影天光映稻香2025.08.0404社論--慎防公共政策私盲化2025.08.0405馳援旗山土石流撤離居民 佛光人送暖2025.08.0606新加坡佛光山 祝福彌陀學校考生金榜題名2025.08.0707人間音緣 多倫多佛光山音樂會 2025.08.0508大馬雙語禪修營 啟發修道省思2025.08.0709【思鄉的父親】年夜飯的規定 2025.08.0710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13》第十章 指導現代人生活的修行方法2025.08.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⑫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⑪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者雲遊與參訪 2-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者雲遊與參訪 2-1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6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5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⑫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⑪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者雲遊與參訪 2-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者雲遊與參訪 2-1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6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