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務實方法 平抑農產價格

文/林清淵 |2018.06.11
1293觀看次
字級

在早期農業年代,農家要改耕種不同的農產品,要呈報當地鄉鎮農會,再由基層彙總上報中央,以便掌控糧食自足確保國安。開放自由耕作之後,連農政也跟著放任產銷,最基本的種植面積、種苗量、生產量推估、銷售通路去化全失控,導致每年都上演豐收就價崩,歉收就進口打壓。

政府可以補助學費的方式廣開網拍班,教導農民及其子女架設網站,以有機無毒自產自銷,防止中間剝削,減少蔬果耗損增加收益;也可創建農產品App,讓農民上網登錄,何時種了多少地的哪種蔬果,政府再彙整,並根據氣候及以往資料,推估何時何種水果有多少量上市,農政官員與「台灣國際農業開發公司」,可據以事前進口或出口以平抑物價,農民上網農產品App登錄,若被作為政府補助多寡的依據,將可增加農民上網誘因,也間接給政府物價預測的準確性。

蔬果採收後,照理應施用冷藏倉儲、包裝、運送等新式冷鏈物流,全程不落地,避免農產遭汙染和耗損,維持蔬果品質和口感,但是,台灣的幾個大果菜市場,仍然是人工包裝,殘枝敗葉棄滿地,頂多採用機械運搬,加上國際關稅貿易協定因素,即使有上好的台蕉,競爭力卻比菲蕉差,關稅事涉國力外交,但冷藏倉儲一直嚴重不足,卻是事實。

日本不是香蕉產地,卻能製作有名的伴手禮香蕉餅,利用過剩水果研發新鮮果汁飲料,讓次級品蔬果進入飲料市場,並有不錯的銷路。

菲律賓能做芒果乾、南韓泡菜等都是事在人為,但是,在鳳梨酥之後,台灣又出了何種能代表台灣品牌的蔬果加工品?既然要用國家力量支持農產外銷,那就先創立台灣品牌的蔬果加工品。

每次蔬果價崩之後,官員們只能促銷試吃,卻推諉農民搶種,農產品價格出問題的環節(產銷、冷鏈物流、加工與市場通路)一再重演,請官員們拿出務實方法平抑農產價格,讓農民、消費者及政府執行力三贏。

林清淵(台中市╲自由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