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健保不給付範圍擴大。九月一日起,凡一次開出兩種胃藥、優先開出高價抗凝血劑、治療感冒過量使用抗生素等,都無法獲得健保給付。醫師認為,中央健保局這項緊縮措施雖然可避免藥物浪費,但卻會危及特殊病患權益,無法獲得補助的部分,可能會轉嫁給病患自行吸收。
健保局昨天公告健保不給付指標,下月一日起,醫師初次使用抗凝血劑「梯可比錠」(Ticlopidine)或是「保栓通」(Plavix)前,未先開阿斯匹靈給病患使用的比率若超過百分之六十七,超過的部分將領不到補助,醫療院所必須自行負擔。
健保局醫審小組主任高資彬表示,對於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而言,阿斯匹靈物美價廉,又是優先使用的抗血栓藥物,除非阿斯匹靈對病人無效,否則醫生不該開單價較高的梯可比錠、保栓通。他例舉,一顆保栓通要價五十七元,一年花掉健保六億元,若是先使用阿斯匹靈,可抑制浪費。
為避免濫用抗生素造成抗藥性,這次公告的指標中,也將感冒使用抗生素的比率納入給付標準。下月起,西醫院所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病患,使用抗生素比率超過三成時,超過部分的抗生素藥費,健保將不給付;此以每月申報門診案件數為計算基礎。
除此,如果同一醫院開出的一百個處方箋中,有七個處方箋中含有兩種胃藥,就不予給付。高資彬指出,根據調查,醫師開出的處方箋中,有百分之二出現重複給胃藥的情況,而且集中在少數醫療院所。
健保局計畫將下一波不給付範圍鎖定超音波檢查、幽門桿菌藥物療程、初次剖腹產用藥等情況。健保局也將加強監控基層診所釋出處方箋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