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蔬果格外品 物美價廉夠營養

蔡志鏗 |2018.06.06
1265觀看次
字級

報載,蔬果採收後,約有四成會因長相醜、賣相差,而被列為要淘汰的「格外品」。

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平均每年報廢進口蔬果約二千噸、家戶年度總廚餘量一百 八十萬噸,約可製作四十億個便當。

筆者剛從緬甸工作返台,在緬甸三個月期間,由於當地農藥和化肥價格不斐,一般農民無法負擔,所以接觸到絕大多數的農產品都是瘦瘦小小的,跟台灣碩大又美觀的農產品比較起來,緬甸地區的農產品簡直都屬「格外品」。

但令人驚喜的是,所有緬甸農產品的口感都可口清甜美味,我們不但不稱之為「格外品」,反而以「有機農產品」或「友善栽植」取代,吃得既開心又安心。

營養專家也保證,蔬果並不會因為外觀美醜、體積形狀而改變營養價值,只因為絕大多數的民眾本著「外貌協會」的立場挑選食材,只選購外觀漂亮、無瑕疵的蔬果。

部分醜蔬果會直接被農友擱置成肥料,就算送至批發市場,也可能因賣相不佳而被退回,最終被丟棄,這實在是很可惜的事,亟需官民共同扭轉此一錯誤觀念和作法。

蔡志鏗(台北市╲退休教育人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