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農委會規畫,一○七年第二學期開始,學校午餐將全面實施「四章一Q」政策,引起不少討論。
學校午餐的成立,嘉惠偏鄉和貧困家庭,確實是項德政。家長不須擠在校門口送便當,學童吃的都一樣,減少貧富差距的觀感,提早適應團體生活,養成自我磨練的習性,知道負責任和增進人際關係,有助於未來人格的發展。
家姐曾在學校當廚工組長,為避免浪費,會嚴格控制菜量,以免供需不平衡,若有剩餘則由廚房統一打包,且不可挑選菜式,再依照需求者的輕重緩急,送給獨居老人及清寒貧困家庭,也算物盡其用。
筆者和原民相處多年,上山時會順道載些食材,為孩童們加菜,遇到天候路況不佳,每每花上好幾個小時。偏鄉採購的困難度超乎想像,我認為先求吃得到、吃得飽、不斷炊,再講究吃得有機、吃得讚、吃得好,才是實際的做法。
「四章一Q」不但值得做,而且應該做。是以政府應該伸出援手,幫助偏鄉協調供應商,並補助學校經費,讓政策能持續運作,則功德無量。
吳恕(嘉義縣╲榮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