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受少子化衝擊,不少大學紛將招生戰場轉向國外,尤其馬來西亞,長年都是台灣高教重要境外生源,在台學生數位居首位,蔡政府上台後力推新南向,使大學近來更積極招收新南向學生。但大馬政府擬開放認可獨立中學體系,教育變革引發國內大學擔憂恐衝擊我方生源。教育部說,將持續觀察、嚴正看待。
大馬獨立中學是民間籌辦的華文中學,現行因該國不認可是正規體制,沒法銜接當地大學,未來獨中學生統考成績將被承認,加上大陸也祭出誘因搶學生,可能影響大馬中學生來台讀大學意願。開放認可獨立中學體系是剛當選總理的馬哈迪競選政見,未來隨時可能實施。
教育部代理部長姚立德說,大馬未來的教育發展值得重視,但目前仍屬政見,未來是否落實為教育措施,教育部會再密切觀察。他認為,台灣高教在大馬長期已打下基礎,去年也才續簽雙方學歷認可合約,相信短期內應不會有太大改變。
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說,大馬政府早期獨立後,把當時的華文中學都改制為國民型中學,而不願接受改制的成了獨立中學體系,主要以華文授課,依規定無法到公立大學就讀,學生多選擇讀私大或赴海外求學,台灣因語文及文化背景相近,一直是熱門選項。
陳振貴說,國內大學不堪再受一擊,建議各大學應要聯合起來打團體戰,加強與校方的個別宣導;銘傳大學校長李銓說,該校外籍生人數居全台之冠,對此情況也很擔憂,應可將科系對準當地產業,或增加專門培訓技藝的海青班名額。
台科大電機工程準碩士大馬學生盧振揚說,若大馬政府開放承認獨中文憑,的確可能有些人不考慮來台,但他認為,台灣有獎學金誘因,且生活環境不錯,應還是有不少人會選擇來台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