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根據教育部統計,一○五學年大專退學人數首度突破九萬人,新增休學率百分之六點一創六年新高。學者認為,這可能代表不是所有學生都適合念大學,建議學校要設法激起學生學習興趣。有大學放寬轉系限制、提供跨域選修課,也有學校持開放態度,認為學生休學去重考或多方嘗試,未必是壞事。
教育部資料指出,新增休學人數約八萬二百五十六人,休學率攀升至百分之六點一,創近六年新高,研究所新增休學率又高於學士班,休學原因以工作需求、學業志趣不符居多,比率明顯高於經濟困難。
而退學人數首度突破九萬人,原因以「未註冊、休學逾期未復學」者最多,約占全體退學人數近五成,其次為因學業或志趣不合者,約占全體退學人數的三成八。其中也有可能多校重複錄取而未註冊、休學重考而未復學,人數不詳。
台灣大學教授王立昇表示,現在學生想法和以前不同,很多人會選擇延畢,利用在學期間出國擔任交換學生,或去嘗試別的事情而休學。如因志趣不符合而選擇休、退學,這可能代表未必所有學生都適合念大學,教育資源應該調整配置,強化技職教育。
清華大學教務長戴念華說,若想減少休退學人數,如果學生的考量是經濟因素,學校可尋求資源協助學生繼續就學,但不少學生是因志趣不符選擇先休學去重考,他認為現在年輕人較不會受修業年限約束,想多方嘗試,學校也應該持開放態度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