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機車排放的廢氣,是臭氧汙染物的來源之一。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擁抱夏季藍天,要注意看不見的空汙殺手「臭氧」。環保署統計顯示,五月到八月是北部地區空氣汙染物臭氧盛行的季節,尤其大台北更是嚴重,醫師提醒,燃煤會加重臭氧汙染,對心血管、腦血管、肺部等造成危害。據環保署資料顯示,五月以來,有一半天數北部空氣品質都因臭氧的因素,濃度達到對敏感族群有害的橘色警戒值。
臭氧是造成空氣汙染的主要因素之一,環保署監資處處長張順欽表示,臭氧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工廠、汽機車排放廢氣中的揮發性有機物、氮氧化物,經陽光照射後而產生,通常在午後濃度上升。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醫師葉光芃表示,夏天到來,細懸浮微粒沒有秋冬季節這麼嚴重,不過要特別注意臭氧。一般認為臭氧會對眼睛黏膜造成刺激,會引發紅眼、眼睛疼痛等;除外,臭氧也會全面危害心血管、腦血管、肺部,造成相關疾病,影響人體健康,而且不是長期暴露才會有影響,短期就會感到心律不整等不適。
葉光芃則表示,政府現在要在北部蓋燃煤電廠,氮氧化物是燃煤主要排放的汙染之一,恐加重已經相當嚴重的臭氧汙染問題。環保署空保處長蔡鴻德表示,要減少臭氧,可逐步削減交通工具所排出的汙染源,例如揮發性有機物等。
臭氧是帶有魚腥味的無色氣體,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戴口罩是可以防護臭氧,活性碳囗罩可以去除九成六至九成八的臭氧。張順欽提醒,夏季多注意空氣品質監測網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