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城市觀光的美術館腳色

文╱潘(示番)(行政法人台南市美術館館長) |2018.05.11
897觀看次
字級

文╱潘(示番)(行政法人台南市美術館館長)

近年來無煙囪工業的觀光產業,成為一個國家是否為自然環保,同時是否為高度文明程度的表徵。瑞士是最早被視為無煙囪工業的觀光大國,雖然國土面積不大,卻因為位居阿爾卑斯山主峰區,難以成為農業、工業國家。饒富自然之美,四點一萬平方公里的國度內,擁有九百餘座博物館。這個國家著名的人物,卻是誕生於鐘表店的盧梭。如果沒有如此豐富的人文思想做為背景,恐怕難以使得瑞士成為文化大國。

現今,瑞士擁有蘇黎世聯邦大學、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此外還有著名的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這個歐洲中立國的外國留學生比例僅次於澳洲。沒有人可以否認瑞士是一個觀光大國,即使天然資源不足,卻能善用資源,發展出傲人的經濟實力。

就文化或者觀光意義而言,全球最受矚目的博物館當數巴黎的羅浮宮。根據二○一六年《藝術新聞》(Art Newspaper)報導,世界百大博物館當中,羅浮宮每年觀光客多達八百六十萬人次,位居榜首;北京國家博物院以七百二十九萬人次位居第二;台北故宮博物院以五百三十一萬人次位居第十。

前二十大博物館,美國和英國占有六座並列第一;法國、中國大陸分別有兩座,位居第二,其餘分別有一座的是俄羅斯、梵蒂岡、台灣、西班牙。但是這樣的數據卻與美術館本身所公布的數字不相符合,也就是說每座博物館標榜參觀人數的數字。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到,中國大陸兩座博物館位居北京與上海,都是人口眾多的城市。奇怪的是,在亞洲近代化程度居領先地位的日本,卻沒有一座博物館入選前二十大,台灣恐怕都是拜故宮博物院所代表的展示中國文化文物之賜。

這些年來台灣開始形成博物館觀賞與興建浪潮。位居台中市的自然科學博物館自從一九九三年開館以來,年平均參觀人數高達二百三十八萬人次。位居台南市的奇美博物館自二○一六年開館以後,入館參觀人數高達一百五十萬人次。即使位於宜蘭縣的蘭陽博物館,在二○一○年開館時,入館人數也有八十萬人次。雖然,這些入館數字有逐漸調降的可能性,相對於此,博物館成為文化觀光對象的意義不斷攀升。

這些年來台灣文化建設隨著六都的形成,使得籌建美術館的無形價值與文化意涵升高,其中拔得頭籌的美術館為台南市美術館。台南府城素來都是台灣文化底蘊最厚重的地區,明鄭、清朝、日治以及國府來台之後的文化積累一應俱全。人文薈萃的府城在六十年前,前輩畫家郭柏川呼籲政府要建一座美術館,卻因為文化政策重北輕南,遲遲無法實現。

上個世紀,一九八三年台北市立美術館是成立最早的美術館,其次則是一九八七年台灣省立台灣美術館(現今國立台灣美術館),最後則是在一九九四年成立的高雄市立美術館。繼郭柏川之後,陳輝東成為長期呼籲台南市要成立專業美術館的接棒者,台南市前市長賴清德特別將美術館視為重大文化建設工程的一環,方才圓了六十年的文化美夢。從此,台南市已經不再只是傳統文化、美食的城市,年底台南市將具備國際級美術展示的專業場域。

美術館素來是城市脈絡的重要地標與地景之一,六都加緊賽跑,北美館進入整建階段,高美館局部改裝完成,其他四都有的已經快完成,有的還在議論,有的已經動土。二十一世紀是台灣的美術館新時代,即使有人認為這是「阿房宮情節」,但是這只是顯示出文化建設不能只是一時,更必須長期關注與發展。除了硬體建設之外,如何免除科層組織的束縛,成為文化扎根的努力方向。

台南市美術館設置之初,即以行政法人之姿出現,意味著回應新時代的新挑戰與新願景。美術館已經不再是精英階層的朝聖地,而是任何年齡層都應該享受文化的心靈喜悅的場域,除了傳統美術品典藏、展示、推廣的腳色,如何帶動城市觀光,更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深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