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中國大陸大力推動人工智慧(AI)發展之際,歐盟試圖迎頭趕上,稱歐洲各國政府和企業須在二○二○年前投入至少二百億歐元(約新台幣七千一百七十億元)用於AI研究。
歐盟希望聚焦AI,藉以提升區域生產力成長。歐盟執委會發表聲明表示,未來兩年歐盟預計將挹注一百五十億歐元,並由此展開和大數據、機器人公司的合作計畫,帶來另外二十五億歐元資金,其餘資金則來自歐洲各國和企業。
谷歌(Google)、蘋果、臉書和中國大陸持續深耕AI領域,歐洲面臨在未來科技的全球競爭中落後的風險。德國總理梅克爾有意增加研究支出,協助製造業爭取優勢;法國月前宣布將投資十五億歐元提振AI發展,並與德國和其他歐盟國家合作。目前至少有二十四國同意合作研發AI,包括英國。
歐盟執委會日前表示,希望創立數百個「數位創新基地」,協助歐洲企業和科學家合作,促進新技術的研發,協助那些構成經濟骨幹的數以千計中小企業採用這些技術。
全球最主要的機器人公司,有兩家位於歐洲,分別是瑞士的ABB和德國的Kuka;然而,歐洲目前仍缺乏谷歌或騰訊這種規模的大型網際網路平台來匯集當前所需的資料。美國和大陸的口袋極深,不僅能夠資助昂貴的研發,甚至能併購有成績的歐洲新創公司。Kuka已被陸資收購,谷歌併購英國的AI新星DeepMind。
歐盟官員擔心,相較於美、陸對手,歐洲企業較不易取得AI教學所需資料,呼籲相關當局應更加關注AI產業所需的技術。歐盟監管機關今年底將提出AI倫理準則,也建議放寬公共部門的資訊取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