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中心建置的新超級電腦台灣杉,計算能量世界排名第九十五。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國研院國網中心砸四點三億元建置的超級電腦「台灣杉」昨天啟用,是國內首部計算能量達Peta等級的公用計算主機,計算能量排名世界第九十五名,能源效率更排名三十名,未來將對台灣科研發展有重大貢獻。
科技部國家實驗研究院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花了約兩年時間,建置新一代Peta級高速計算主機「台灣杉」(TAIWANIA),在CPU(中央處理器)計算能量部分,計算實測最高可達一點三三PFLOPS(每秒執行一千兆次浮點運算),是原有國網中心超級電腦「御風者」的七倍,能源效率更達十倍之多,且僅需占用十坪的機房面積,也只有御風者的三分之一。
新超級電腦「台灣杉」昨正式啟用,國網中心主任謝錫堃說,原有的「御風者」已經使用七年時間,早就超過服務年限,且計算資源也不足使用,無法因應現在計算能量愈來愈大的科學等研究,因此建置「台灣杉」,將開放給產學各界使用,且僅收成本價的使用費,是全國首座對外開放服務的Peta級超級電腦。
謝錫堃指出,「台灣杉」補上國內重要及前瞻的研發需求,讓原本可能須花一、兩年時間計算的科研數據,縮短至數月時間,對研發團隊來說幫助很大。例如,針對空汙PM2.5的分析,「台灣杉」可納入更多汙染因子進行計算,準確且迅速的分析出更大範圍的空汙分布趨勢,協助政府進行空汙模擬與預警。
另外,在精準醫療上,「台灣杉」能大幅縮短基因體解碼與疾病診斷時間,腦科學應用部分,則能幫助國內團隊從原有十三萬個神經元的果蠅腦,跨進七千萬個神經元的小鼠神經網路圖譜繪製工作,藉此對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進行深入研究;其他也可應用在氣候變遷探討、量子化學、改善產品開發與製程等不同領域。
談到這台超級電腦命名過程,謝錫堃表示,當初命名花了至少半年時間,有同仁提出知名物理或數學家名字命名的意見,但似乎都「不夠貼切」,後來有人喊出「台灣杉」,他當下立即覺得「就是它了」。
台灣杉是是台灣原生種,十分高聳,原住民又稱「撞到月亮的樹」,具有良好水土保持功能,促進多元生態發展,可說是台灣生態基石;新超級電腦則提供強大計算能量,是科技研究基盤及穩固的基石。謝錫堃表示,除了台灣杉特性與超級電腦相仿,英文名字TAIWANIA也讓台灣名字藉此走向國際,出現在不同的期刊、研發成果報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