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棒、紫蘇葉 只能中藥店買?

 |2018.05.09
7417觀看次
字級
衛福部中醫藥司計畫制定「得供食品使用中藥材分類及品項」草案,農民往後針對當歸等保健植物只能「販售生鮮用、不能晒乾」,引發爭議。圖為宜蘭三星鄉農民,在蘭陽溪畔以有機栽種當歸成功。 圖/資料照片
東洋蔘(下) 白蔘(右上) 紅蔘(左上) 圖/資料照片
肉桂棒 圖/資料照片
紫蘇葉圖/資料照片
當歸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衛福部中醫藥司擬制定「得供食品使用中藥材分類及品項」草案,將百合、銀耳、八角、花椒、紫蘇等易取得的中藥材納管,依安全性和傳統習用性分為五類,各類各有規定和限制,且只能在中藥店購買,引發爭議。衛福部回應,部分藥性強的產品,不適合當作食品販售,且草案還在討論階段,還沒有預告。

根據草案,丹參、番瀉、苦橙、余甘子、五味子等保健植物,都列在第五類,屬於限制使用的中藥材,販賣業者須具有中藥商許可證,且不得為單一成分產品,還要限制一日食用量。但這些保健植物,都是農委會近年大力推廣種植的,農民往後只能「販售生鮮用、不能晒乾」,業者指出,這根本是政策左手打右手,限縮產業發展。

一名食品業者指出,第四類的規定也很「神奇」,包括當歸、肉桂、甘草、紫蘇、人參等五十六種,未來都不能為單一成分產品,只能作為加工原料、茶包等;若依此規定,那日本料理店以後都不能配紫蘇葉?卡布奇諾咖啡也不能配肉桂棒、肉桂粉?

衛福部說明,生鮮紫蘇往後只能在中藥店買,所以日本料理店要去中藥店買,再拿來作菜,但衛福部強調「草案仍在討論」。

食品業者也質疑,被列為第五類的五味子,南韓不僅在今年東京食品展上大力推廣,連南韓星巴克也推出季節性飲品,當鄰國都在大推保健功效時,我國卻限制使用,「這不奇怪嗎?」

農委會苗栗農改場場長呂秀英表示,余甘子對調節血糖有幫助,在印度、大陸都是「可藥食兼用的水果」,日常生活也可入菜。目前台灣約種植一百多公頃余甘子,除鮮食外,也研發出乾燥果粉、果醋、酵素粉及茶包等產品,未來若只能生食,不能磨粉,對農民影響太大了。

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東部推廣的丹參,花蓮農改場蘭陽分場長張同吳指出,東方人食用丹參已有數千年,許多國家也大量使用,我國縮限使用範圍,也限縮了產業發展。

衛福部:草案還在討論中

「部分食材藥性強,不適合當作食品販售。」衛福部中醫藥司科長陳聘琪舉例,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長期服用阿斯匹靈,若此時服用丹參等具有活血功效的食材,一拔牙、一開刀就可能血流不止,因此,衛福部才會依據中藥材的安全性來分類管理。

陳聘琪說明,草案規定,第四、五類中藥材須專業把關,只有擁有中藥藥商許可執照者,才能販售「單一成分」的產品,簡言之,擁有中藥藥商許可執照的中藥行或藥廠,能賣整包的人參、整包的肉桂、整包的決明子等,沒有這個執照的業者,只能販售如藥膳調理包這種「非單一成分」的產品。

陳聘琪說,攝取過多會有安全疑虞的中藥材,究竟每日的食用上限是多少?目前仍在討論,草案尚未有共識,仍待徵詢各界意見。

得供食用中藥材相關草案重點

類別 限制規定 對象

第1類 傳統食品用途、安全性高、非香辛料 百合、荷葉、山藥、生薑、大蒜等28項

第2類 傳統香辛料、不得微膠囊錠劑(薑黃除外)、不得供消費者直接食用之萃取或濃縮等單一成分產品型態(油除外) 八角、胡椒、薑黃、番紅花等16項

第3類 只供青草茶湯使用、得為單一產品成分 車前草、馬鞭草、地骨皮等14項

第4類 不得為單一成分產品(茶包、食品加工原料非供消費者直接食用不限) 艾葉、肉桂、佛手柑、紫蘇、人蔘、澎大海、當歸、黃耆等56項

第5類 限制使用中藥材,不得為單一產品(茶包不限),限制一日食用量 五味子、丹蔘、番瀉、苦橙、余甘子等5項

備註:販售4、5類業者,須具中藥商許可執照

資料來源/衛福部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