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生產過剩,產量占全國六成的屏東恆春半島,農民因農會冷藏空間不足,收購有限,被迫拋售,價格慘跌,叫苦連天。
由於去年洋蔥一袋飆到二百七十元,因價格好,種植面積從四百九十九公頃增至六百零七公頃,產量大增六千公噸,但價格從一袋二百七十元跌到只剩百元,不敷成本。
長期以來,蔬果生產過剩事件層出不窮,主管機關、農會及關心人士第一個反應,就是鼓勵民眾採購、軍人協助消化或舉辦促銷活動。有效解決農民之苦,這些措施當然必要,但主管機關更應就產銷失衡問題進行通盤檢討,避免一再重蹈覆轍。
針對各種蔬果栽種季節、區域、面積、產量、品質、價格及銷售管道等,主管機關應建立完整的長期數據,並與各地農會成立資訊交換及意見交流的平台,隨時掌握農民種植情形,公開訊息,提醒農民不要盲目搶種,這都是未來改善的方向。
陳啟文(南投縣/農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