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速寫】 船的博物館

文/林薇晨 |2018.04.13
5831觀看次
字級

文/林薇晨

某天,我搭一艘小船去看一艘大船。

小船是泰晤士河上的交通艇,從西敏寺附近的碼頭出發,途經幾座鐵橋,到了格林威治。大船是停在格林威治港口的卡提沙克號,曾以飛快速度自上海運回茶葉,自雪梨運回羊毛,終於功成身退,重新裝潢成一座博物館了。十九世紀的貿易風持續吹拂至今,再也吹不動那水手的時代。大船的帆篷早已全數拆除,露出魚骨也似枝枝椏椏的桅杆,纏著繩索,只有背景裡踴躍的雲朵得以供遊客約略想像昔日航行的情況,然而到底是太過平靜了。

船艙裡介紹了幾種茶葉,武夷茶小種茶白毫茶之類。另有中文字牌寫道:「英國人喜愛紅茶多於更精細的綠茶。他們喜歡加牛奶,但對於為何有這種習慣,沒人能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寫下這說明的,應當是英國人吧?這疏離的第三人稱敘事很有一種卸責的味道,彷彿加牛奶是一件不合宜的行為,亦不能承認。我想起佘契爾夫人的傳記電影裡,有一段,英國內閣為了應否出兵收復福克蘭群島而爭議呶呶,那鐵娘子首相一口駁斥了美國國務卿主張和平的進言,接著話鋒一轉,以待客禮節詢問他:「您喜歡怎麼喝茶呢?黑的或白的?」紅茶是黑的,牛奶是白的。

玻璃展示櫃的木盒子裡放著某種金屬機具,遠看我以為是鐘表,近看才知道是船長的經線儀。其實在海上,時間與空間大抵是同一件東西。

說到了經線,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就在不遠處的公園山坡上,淺綠洋蔥式穹頂,世上的時間就從那裡一層一層往外變遷,洋蔥紋理一般。難怪穿越時差總有薰出眼淚的風險。這座天文台原是為了海事而設的,彼時人類擅以星象定義方位,在經緯交織的地球上,海洋也規矩一點,像一頭遭到網羅的鯨。

否則海上的時間應當是太過洶湧的。在太過廣闊的空間裡,時間也會變得像那空間一樣無邊無際。我曾在毛姆的小說裡讀到,冬季遠行的貨船啟程之前,水手便已搬了一棵聖誕樹上船,預備歲末裝飾之用。海上的聖誕樹,明明滅滅的蠟燭與彩球的光輝,倘若在眼睛裡烘出一片模糊的霓虹,那並不是因為波濤顛簸的緣故。

大船的最底層收藏了各式彩繪船頭像,是從前安裝在帆船前緣的守護者,又稱為破浪神。破浪神們前傾著身子,「飛向宇宙,浩瀚無垠」的姿勢,看起來毫無所懼。英文慣以「她」作為船的代稱,這些破浪神就像一個一個「她」化成人形了。有的她是半裸著乳房,裹著白長袍的女神。有的她是西裝筆挺的大鬍子。有的她是棕皮膚的印地安酋長,衣服上雕出羽飾的腰帶。破浪神似乎沒有性別或種族的限制。她們退役聚在一起,花花簇簇的,有種聯歡之感,然而似笑非笑的表情充滿了詭異與曖昧,也許是曾經吃過的海風太鹹,暴雨太嚴,所以現在都已木然了吧。這些破浪神使我想起摩西的故事,牧羊手杖往地上一敲,紅海立刻向兩邊分開,水牆參天宛若凝止的海嘯。一切的旅行都是為了開闢生路。

走上了甲板,可以看見零星遊客在港口留影,成為大船的比例尺。很久很久以後,那些照片也會各自流散,像一艘終於偃息的卡提沙克號,泊在某本書的內頁間,或者某個人的口袋裡,貼著突突跳動的,天氣似的心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