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社會變遷快速,單親、隔代教養等家庭結構愈來愈多,造成家庭功能失調,使得許多兒童從小承受不好的遭遇,更需要充分的照顧,使他們順利的成長。
至於如何保障與落實兒童權利,讓他們幸福有感?教師可多講述人權小故事,讓兒童吸收成長所需與可啟發的內容;把每一位兒童視同自己的孩子般呵護與教養,不歧視,奠定良好公民的素質。
學校必須落實辦理補助國中小貧困學生午餐費、攜手計畫、國小兒童課後照顧服務、夜光天使點燈計畫等,期以使兒童免除經濟負擔、弭平學習落差及落實社會正義,讓他們有學習機會,開發多元智能,健全成長。
父母多參與親職教育講座,體認到兒童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並不是自己的財產,絕不容許有禁止、限制等規定,期以讓兒童感受家庭的溫暖與支持,有人尊重他們的想法與需求,讓他們健康、平安及有尊嚴的長大。
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應成為兒童的好鄰居,主動關心社區中兒童,當發現兒童受不當照顧時,應第一時通報,減少兒童嚴重受虐的憾事發生,終結受虐兒始終躲在陰暗角落哭泣的悲劇。
如此一來,以孩子最大權利為核心,以孩子身心發展最優先,必能發揮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提供兒少友善的生活環境,帶給他們生存、教育及發展的希望。
楊樹槿(桃園市╲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