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獅球嶺砲台──乙未戰爭路徑巡禮

文/瑞奇 |2018.04.02
3125觀看次
字級
獅球嶺中央砲台。圖/瑞奇

文/瑞奇

某日,雨勢暫歇,臨時起意隻身前往獅球嶺砲台。獅球嶺砲台始建於西元一八八四年,歷經清法戰爭與乙未戰爭,原設計戰略之意義可與二沙灣砲台、頂石閣砲台、社寮東砲台、仙洞砲台、白米甕砲台、木山砲台與大武崙砲台形成綿密交叉火網,並兼負防衛基隆港之責。

由七堵沿基隆河右岸步道前行,不時可見沙洲上夜鷺成群,為覓食淺灘中之魚蝦而緊盯水面;縱使時有黑鳶穿梭其間,夜鷺群仍不為所動,甚是悠閒。行至步道盡頭,於八德橋左轉後,接八堵路行進,約莫五分鐘,見港口橋位於前方。越過人行號誌,經港口橋、五十人公祠與基隆匣道B箱涵,八德路七八巷之階梯映入眼簾,拾級而上,右行後約莫兩分鐘,即可見獅球嶺砲台登山步道口。

踏上步道口階梯,採之字形緩步而上,竹林與蕨類散布於兩側,蚊蚋環身,復加步道陡峭,不一會便氣喘噓噓、汗流浹背。行至一處小廟宇「濟公寺」,稍作歇息,並取未飲用之礦泉水置於供桌,以示虔敬之心。

過濟公寺後,水泥階梯轉為泥濘小徑,小徑曲折蜿蜒,高低起伏,順著小徑時高時低行走,頓失高階主管職,目前賦閒如我,突然明白人生亦是順逆相參、時晴時雨;此刻豁然開朗,箇中領悟外人難以窺矣!

行至一處六角亭後,復有水泥階梯與道路。沿階梯而下,途經獅球嶺公園之南極仙翁像、福德祠、紫竹巖、早安堂、獅球山莊,獅球嶺中央砲台正位於道路盡頭。然而,解說牌中之文字提及此處乙未戰爭「清軍據守頑抗」云云,對比俞明震《臺灣八日記》與日軍參謀本部《明治二十七八年日清戰史第七卷》所載,顯有誤導他人之嫌。

《臺灣八日記》所記,六月三日俞明震於瑞芳中彈後,經親兵搶護至獅球嶺時各軍均潰,並記六月四日辰時(午前七時至九時)失守,且有廣勇、土勇互相殘殺。

《明治二十七八年日清戰史第七卷》所載則為詳盡,記有:「獅球嶺橫跨於台北與基隆鐵道上方,並有若干砲台存在。正面為急峻陡坡,且斷崖處處榛莽連蔽……六月三日午後降雨甚巨而影響攻勢……於市街西方高地進攻時,突然間獅球嶺上砲火猛烈使敵軍四散,落合大尉與一個中隊的大部份人員再度集結,由荊棘滿布的懸崖攀登至高地中腹,並升起日章旗占領獅球嶺砲台……川村景明少將下令砲兵停止射擊,第一線各隊持續戰鬥,但命令不易傳達,午後五時突至清軍右翼高喊『萬歲』,清軍開始爭相潰逃,川越小隊趁機奪取右翼砲台,並向中央砲台挺進。接著諸隊開始爭相攀登左翼砲台前峭壁,並追擊逃竄之敵……」。

登上中央砲台上方,遙望基隆嶼與基隆市街,持《明治二十七八年日清戰史第七卷》基隆附近戰鬥圖,比對四周山脈稜線,確認日軍所謂右翼砲台為東砲台;而左翼砲台則為西砲台。返回中央砲台下方,採右側階梯下行,沿途仍為人煙罕至之泥濘小徑,不時可遇蜘蛛絲拂面。行往三坑方向後,遇T字岔路改採右行而上,約莫十分鐘遂行至東砲台。眼前所見盤根錯節之老榕,占據著東砲台庫房。此處一帶即是廣勇與土勇互相殘殺之處,獅球嶺砲台陷落,便由此處始。

於此處停留十多分鐘,旋即採原路而回,經中央砲台下方小徑,途經平安宮、書院社區與南山早健會,再拾級而上,復往左行。水泥小徑上方有電塔與左側具有土壘缺口處,採左行進土壘缺口後,復往左側階梯上行,即抵達西砲台。基北古道之獅球嶺砲台乙未戰爭路徑巡禮,自此告一段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