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當代藝術館 捕捉靈魂本質 撼動觀者心靈

曹麗蕙 |2018.04.02
3174觀看次
字級
漫步到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廣場上,即可見藉由日治時期紅磚建築窗景,呈現史帝夫.麥柯里大型肖像作品〈相肖生人〉。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阿富汗少女〉為史帝夫.麥柯里成名作。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1983年印度雨季中拍攝的史帝夫.麥柯里。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相視丘壑 悟我兩望 〈阿富汗少女〉是麥柯里1984 年於巴基斯坦難民營中拍下莎巴 特‧古拉的照片,在該展區中除 了有一幀平面肖像,也把另一照 片切割,懸掛在枕木前,陳昌仁 說,「她6歲就成為孤兒,後來 還被關至牢籠中,透過這樣的攝 影雕塑,在影像和空間虛實交錯 下,希望觀者也能體會照片人物 背後的滄桑。」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曝風沙塵 負嵎而立 〈印度沙塵暴〉為這次展覽宣 傳主視覺,幾位印度婦女因風沙 襲來,躲避不及而本能環立成圈 圍繞一起,構圖前景是謀生的汲 水工具,遠景揚起的沙塵漫漫, 急迫感十足。陳昌仁說,「她們 自單一個體結合,結合之中又不 失單一個體的特性,不僅呈現美 感的主題也是政治的主題:眾人 合一,合一中有分眾的精神」。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大師會大師 麥柯里去年備展期間曾來台探 訪圓山飯店、龍山寺、金山、九 份、大溪等富有歷史人文色彩的 地區,還特地拜訪台灣知名攝影 師柯錫杰為他拍攝肖像。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聖戰軍監視俄軍崗哨〉 圖/曹麗蕙翻攝於展間
〈戰爭暴力倖存者〉 圖/曹麗蕙翻攝於展間
〈畫室中的男孩〉 圖/曹麗蕙翻攝於展間
〈人像攝影師〉 圖/曹麗蕙翻攝於展間

文/記者曹麗蕙

一張照片會有多大的力量?一名12歲少女,一雙碧綠色瞳眸,直視人心的堅毅、不安與驚恐,控訴著戰爭的無情。美國當代攝影大師史帝夫.麥柯里(Steve McCurry)1979年數度穿越巴基斯坦邊界,喬裝成當地人深入阿富汗戰區,1984年時在難民營拍攝出〈阿富汗少女〉,隔年6月登上《國家地理雜誌》封面,立即撼動世界關注阿富汗邊界局勢,召喚各地義工前往幫助難民。

台北當代藝術館為促進台灣與全球攝影藝術界語境對話,邀請史帝夫.麥柯里首度於台灣舉辦個展,展出〈阿富汗少女〉、〈印度沙塵暴〉、〈斯里蘭卡漁夫〉等歷年經典名作,以及去年訪台拍攝的作品共130幅,展期至5月6日。

在人人都有手機拍照的數位時代,什麼樣的影像才能稱為藝術?「一張好的照片要能拍出人物的『情緒』和『特質』」,麥柯里認為,「無論相隔多久,若照片都能讓觀者屏息、感受到情緒衝擊,在靈魂深處留下深刻印象,不因時間流逝而失去價值,就能讓作品提升為藝術,成為經典」。

他曾說:「我大部份的照片都是關於人,我會尋找那些沒有防備的時刻,並去捕捉其中的靈魂與本質,特別是那些顯露在臉孔上的經歷與痕跡。我試著以更寬廣的背景脈絡來呈現個體的樣貌,我想你們會稱這個為人類存在的處境。」

策展人陳昌仁表示,展覽名稱「晃|影 ─史帝夫.麥柯里個展」,以麥柯里漫遊世界拍照為意象,強調他喜歡東晃西晃,即興捕捉人性的深層意義。陳昌仁指出,「晃」也代表麥柯里攝影風格的轉變,「早期他深入戰地,許多作品都是他在『生死交關』的剎那拍出,因此會『晃』,到後期他漸以攝影來說故事,照片便愈趨穩定。」

陳昌仁從取像、成像、印象三階段為軸,設計包含12件裝藝術的展覽空間和麥柯里的作品對話,把當代藝術的概念性、實驗性和經典攝影作品結合,讓「攝影不僅是傳統藝術,同時也是當代藝術」。

人物直擊

麥柯里

以直覺按下快門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攝影師並不代表著你需要去到很遠的地方,但是你需要離開你的舒適圈去探索。」68歲的史帝夫.麥柯里,1950年出生費城,1974年畢業於賓州州立大學取得電影攝影及歷史學位,1986年加入馬格蘭攝影通訊社,赴世界各地用鏡頭傳達精采的故事。

「我一直以來的熱情來自於旅行,總不斷試圖探索新的疆界和侷限」。5歲時受傷,右手食指失去功能的他,依然不減要成為一名攝影師的決心,他秉持過人勇氣、冒險精神,還有細膩深刻的洞察力,作品不僅色彩濃烈絢麗,且超越文化和語言的隔閡,曾獲「羅勃卡帕金牌獎」、國家攝影記者協會「年度最佳雜誌攝影師」、「世界新聞攝影獎」等大獎。「到一陌生地區,除了基本資訊外,我不會研究太多,而是在過程中不斷探索,認識當地文化,進而以直覺按下快門」

對於作品中呈現人類所遭受的苦難,麥柯里坦言:「自己必須走過那些心情」,但他深信「即使如此,世界尚有很多美好的力量,保持樂觀和正面的態度才有可能不斷堅持下去」。

鏡頭ZOOMIN

相視丘壑 悟我兩望

〈阿富汗少女〉是麥柯里1984年於巴基斯坦難民營中拍下莎巴特.古拉的照片,在該展區中除了有一幀平面肖像,也把另一照片切割,懸掛在枕木前,陳昌仁說,「她6歲就成為孤兒,後來還被關至牢籠中,透過這樣的攝影雕塑,在影像和空間虛實交錯下,希望觀者也能體會照片人物背後的滄桑。」

浮生廢墟 穿越邊境的鏡頭

以戰爭為主題的展區,呈現麥柯里最具特色的戰地紀實攝影。陳昌仁表示,1979年,麥柯里冒生命危險潛入對抗蘇聯入侵中的阿富汗,隨民軍出生入死,獨家拍攝到〈聖戰軍監視俄軍崗哨〉,在美國《紐約時報》上首度刊登向全世界揭露前所未知的侵略真相。照片構圖飽滿,張力十足,圖中人人緊繃專注的神情極具渲染力量,彷彿將觀者帶到現場。

在〈戰爭暴力倖存者〉中,麥柯里不僅拍出戰火的無情,也捕捉戰爭倖存者堅韌的生存欲望,尤其是讀書姿態,圖中因戰火失去雙腳的一老一少,靠著輪椅及義肢支撐,卻愉悅地展卷閱讀,絲毫不因殘障而減少對生命的擁抱。

曝風沙塵 負嵎而立

〈印度沙塵暴〉為這次展覽宣傳主視覺,幾位印度婦女因風沙襲來,躲避不及而本能環立成圈圍繞一起,構圖前景是謀生的汲水工具,遠景揚起的沙塵漫漫,急迫感十足。陳昌仁說,「她們自單一個體結合,結合之中又不失單一個體的特性,不僅呈現美感的主題也是政治的主題:眾人合一,合一中有分眾的精神」。

大師會大師

麥柯里去年備展期間曾來台探訪圓山飯店、龍山寺、金山、九份、大溪等富有歷史人文色彩的地區,還特地拜訪台灣知名攝影師柯錫杰為他拍攝肖像。

看觀見涉色 受想行識視

這個展區語意上刻意導入宗教意涵,闡述色之於受想行識,是指佛家中用這「受想行識」以去除「色」,亦即萬物表象。傳達「看到」不一定「見到」的道理,探討觀看與被觀看的辯證關係。

如圖〈畫室中的男孩〉是麥柯里拍攝阿富汗地區一處上美術課的情形,其中面對鏡頭畫著模特兒的學童與後方畫中人和攝影師對望的視點,使麥柯里成了畫裡的一部份。

而麥柯里在阿富汗喀布爾省拍攝的〈人像攝影師〉,當地攝影師簡陋的設備卻不減損他對工作的專業風采,也讓他和麥柯里的對望,呈現出一種惺惺相惜之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