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素珍
從台北坐往桃園的公車,下了高速公路交流道,司機先生盡責地提醒乘客到站前要先按鈴,並且等公車停妥再離座下車。
過了兩站,停車燈亮起,一位先生起身走到前面準備下車。這時,司機先生馬上大聲廣播:「要下車的乘客等車子停好再離座,我剛剛下交流道不是講過了嗎?」因為他的口氣不是很好,全車頓時安靜了下來,緊張的氣氛瀰漫在車內狹小的空間裡。那位先生走到我身旁停了一會兒,找了個空位坐下,我心裡暗自思忖:「還好,沒有發生任何衝突。」
不久到站了,車停好後,那位要下車的先生站起來,走到司機旁給了他一個微笑,並且說:「司機先生,您辛苦了!」然後從容地走下車。這時,全車的人好像都鬆了一口氣。
我看著那位先生的背影,真心佩服他的好修養,沒有因為司機口氣不好就勃然大怒,而且能夠體諒司機先生的起心動念,都是為了乘客的安全。也讓我更體會到,其實說話時讓人不舒服的,常常不是說話的內容,而是說話的口氣啊!